字好书
赠天台叶尊师

《赠天台叶尊师》

时间: 2025-05-06 18:28:55

诗句

莫见平明离少室,须知薄暮入天台。

常时爱缩山川去,

有夜自携星月来。

灵药不知何代得,古松应是长年栽。

先生暗笑看棋者,半局棋边白发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28:55

原文展示:

赠天台叶尊师
作者: 方干 〔唐代〕

莫见平明离少室,
须知薄暮入天台。
常时爱缩山川去,
有夜自携星月来。
灵药不知何代得,
古松应是长年栽。
先生暗笑看棋者,
半局棋边白发催。

白话文翻译:

不要只看到明亮的白天离开了少室山,
要知道薄暮时分才会进入天台山。
我常常希望能够缩短山川的距离,
而夜晚却能自带星星和月亮而来。
灵药不知道是哪个时代得到的,
古松想必是经过多年栽种的。
老师暗自微笑看着棋局的人,
棋局的半边已经催出了白发。

注释:

  • 平明:明亮的白天。
  • 薄暮:指傍晚的时分,天色渐暗。
  • 山川:指自然风景,这里可以理解为远行的困难。
  • 灵药:传说中的神奇药物,象征长生不老的追求。
  • 古松:古老的松树,象征恒久与生命力。
  • 暗笑:默默地微笑,表明老师的淡然态度。
  • 看棋者:指在下棋的人,象征人生的博弈与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干,生于唐代,字季川,号涧中,晚号云溪。方干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尤其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有独到之处。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方干赠予其尊师叶适时,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然的感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士人之间常以诗歌来沟通感情,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朋友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赠天台叶尊师》展现了方干对老师的深切敬意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开篇即以“莫见平明离少室”引入,展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暗示了人生旅程中不可避免的离别与孤独。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通过“薄暮入天台”的意象,呈现出傍晚时分的宁静与深邃,这种景象不仅映射了诗人的心境,也象征着人们在时光流逝中应保持的内心宁静。

“常时爱缩山川去”一句,显示了诗人渴望缩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愿望,而“有夜自携星月来”则展现了夜晚的美好与宁静,似乎在传达出一种即使在黑暗中也能找到光明的哲学思考。

后半部分的“灵药不知何代得,古松应是长年栽”则通过灵药与古松的对比,体现出对生命及长寿的思考,古松象征着岁月的积淀与智慧的沉淀,表达了对长久友谊的珍视。

最后两句“先生暗笑看棋者,半局棋边白发催”通过对弈的比喻,体现了人生如棋的哲理,白发催人,意在提醒世人珍惜时光,学会在棋局与人生中寻找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见平明离少室:提醒他人不要只关注明亮的日子,离开少室山。
  2. 须知薄暮入天台:要知道,真正进入天台山的是在傍晚。
  3. 常时爱缩山川去:常常希望能够缩短与山川的距离。
  4. 有夜自携星月来:而夜晚却能带来星星与月亮。
  5. 灵药不知何代得:灵药的获得已不可考。
  6. 古松应是长年栽:古老的松树一定是经过多年栽种。
  7. 先生暗笑看棋者:老师默默地微笑着看着下棋的人。
  8. 半局棋边白发催:棋局的半边已催生了白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下棋,寓意深远。
  • 对仗:如“灵药”与“古松”,前后形成对比,增强诗歌韵律感。
  • 拟人:灵药和古松被赋予情感,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对老师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了对生命、时间和友谊的珍视。诗人在描写中流露出淡淡的感伤与深邃的智慧,体现了唐代士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少室山:象征离别与思考。
  • 天台山:象征理想与境界。
  • 灵药:象征长生不老的追求。
  • 古松:象征长久与智慧。
  • 星月:象征希望与光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少室”指的是?

    • A. 一座山
    • B. 一座寺庙
    • C. 一座城
    • D. 一片湖
  2. 诗中“灵药”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长生不老
    • C. 爱情
    • D. 名声
  3. “半局棋边白发催”表达了什么?

    • A. 人生的无常
    • B. 年轻的希望
    • C. 生活的乐趣
    • D. 学习的重要性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人生的感慨,但更多的是对历史的反思。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则在送别中蕴含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方干的诗歌在主题上有共通之处。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风入松 其八 风入松 其十五 风入松 弃兰为李祁作 风入松二首 其二 风入松 苦暑戏与客语 风入松 其二 情人怨 风入松 其十六 风入松 风入松 题写生芦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毋字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意出象外 受赇枉法 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景头 纳宠 内阁 甄引 漫藏诲盗 提手旁的字 包含际的成语 包含哀的成语 巾字旁的字 丿字旁的字 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滔滔不息 一窝蜂 箬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