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4:42
盛名传出自皇州,一举参差便缩头。
月里岂无攀桂分,湖中刚爱钓鱼休。
童偷诗藁呈邻叟,客乞书题谒郡侯。
独泛短舟何限景,波涛西接洞庭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名声和个人追求的思考。盛名传遍了皇城,但一旦有了成就,反而让人感到紧张和畏缩。月亮中难道没有人攀摘桂花的机会吗?在湖中,我只想悠闲地钓鱼而已。年轻时写诗的稿子送给邻居的老者,外来的客人恳求我题字以求得官职。独自划着小舟,眼前的景色无穷无尽,波涛连向洞庭湖的秋天。
可朋,唐代诗人,对诗歌的创作有着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名利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唐代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诗人在经历名利的追逐与个人理想的抉择时,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赠方干》是一首蕴含丰富哲理的诗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名声的反思。开篇以“盛名传出自皇州”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权力与声誉的世界。随后的“月里岂无攀桂分”,则暗示了名声的诱惑和人们对地位的追求,但这并非诗人所向往的生活。在诗的中段,诗人提到“童偷诗藁呈邻叟”,表达了年少时对文学的热爱与纯真,正是这种纯真让人怀念。
而“独泛短舟何限景”则转向对自然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向往自由洒脱的生活。诗的最后一句“波涛西接洞庭秋”,不仅描绘了广阔的自然景象,也象征着诗人心灵的宽广与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通过对名声与自然的对比,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深入思考。
诗歌探讨了名利与内心追求之间的矛盾,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声的思考。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出深邃的哲理,激发读者对人生的反思。
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诗中提到的“童偷诗藁”是指什么?
A. 童年时的诗稿
B. 钓鱼的乐趣
C. 攀桂的愿望
“波涛西接洞庭秋”中,波涛象征什么?
A. 名利
B. 自由
C. 自然的壮阔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