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5:19
访蔡融因题
作者:杜荀鹤
杖藜时复过荒郊,
来到君家不忍抛。
每见苦心修好事,
未尝开口怨平交。
一溪寒色渔收网,
半树斜阳鸟傍巢。
必若天工主人事,
肯交吾子委衡茅。
这首诗的大意是:我时常拄着拐杖走过荒郊野外,来到你的家中,心中不忍离去。每当我看到你辛勤地修身齐家,做一些善事时,我从不曾抱怨与你的交往。溪水映着寒色,渔夫正在收网;半树的斜阳下,鸟儿依偎在巢旁。如果真如天工安排一切,何必再让你交给我这简单的竹茅?
杜荀鹤(约850年-933年),唐代诗人,字子美,号梅溪,晚号南山,生于长安,世称“杜南山”。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尤擅长山水田园诗。
这首诗写于杜荀鹤与友人蔡融的交往中,表达了对蔡融修身齐家的敬佩与友谊之情。诗中提到的“荒郊”与“寒色”,既展示了诗人游历的环境,也蕴含着他对友谊的珍视。
杜荀鹤的《访蔡融因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诗的开头“杖藜时复过荒郊”,以“杖藜”引入,既显示了诗人的孤独与年迈,也暗示了他向往友情的心情。接着,他来到蔡融家,描绘了友人修身齐家、尽心尽力做好事的画面,表现了对友人的欣赏与钦佩。
“每见苦心修好事,未尝开口怨平交”,这句尤为动人,诗人不仅没有对交往的平淡感到不满,反而为友人的努力而感到欣慰,展现了他宽厚的胸怀。后半部分通过“寒色渔收网,半树斜阳鸟傍巢”,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和谐的田园画面,进一步渲染出诗人对自然与友谊的热爱。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境中,蕴含了一种淡淡的哲理,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支持,彰显了杜荀鹤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以友谊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蔡融的敬佩和温情,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反映出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深厚友情。
杖藜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寒色渔收网”的意境主要表现了什么?
诗人对蔡融的态度是?
两首作品在意境上与杜荀鹤的《访蔡融因题》相似,都充满了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古代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