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2:5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2:52:47
谢关景仁送红梅栽二首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令尹,直和根拨送春来。
每年花信都辜负了红梅,江边又要开始绽放。
珍重那多情的关令尹,直把根拔起送来春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洒脱著称,且具有很高的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苏轼的政治生涯中,可能是在他被贬谪期间,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期待。苏轼在诗中通过梅花的意象,寄托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感慨。
这首诗以红梅为线索,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和友谊的珍贵。开头两句写红梅的花期,虽然每年春天都期待着梅花的开放,但花信却总是辜负了它,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无奈。接下来两句则转向对友人的赞美,关令尹的情意深厚,正如梅花一样,暗示着在严寒中送来春的温暖。这种对比使得诗歌在情感上更加丰富,既有对春天的期待,也有对友谊的珍惜。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营造了清新而富有哲理的意境,体现了苏轼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意象,表现了对生命、春天和友情的深切期盼,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观察和深邃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红梅”象征着什么?
“珍重多情关令尹”中的“多情”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苏轼的《谢关景仁送红梅栽二首》和王安石的《梅花》,可以看到两位诗人都通过梅花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人生的思索,但苏轼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王安石则更强调自然的美和孤独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