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6:59
作者: 柴随亨 〔宋代〕
又风东风吹路尘,
伤心红紫易因循。
杜鹃啼歇三更雨,
燕子衔归一半春。
近水夕阳凭远树,
东家飞絮落西邻。
小舟撑出前村去,
忽听人声不见人。
又是一阵东风吹起路上的尘土,
令人伤感的红花紫花总是难以割舍。
杜鹃在三更时分的雨中啼叫,
燕子衔着春天的尾巴回来了。
河水边上,夕阳映照着远处的树木,
东边的邻居家飞起的柳絮飘落到西边的邻居。
小舟撑出前村,
忽然听见有人声,却看不见人影。
作者介绍: 柴随亨,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常以个人感受融入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末夏初的时节,诗人面对春天即将结束,内心感到伤感与惆怅,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春末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与对流逝时光的感慨。开头的“又风东风吹路尘”便给人以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却随即转入“伤心红紫易因循”,将情感的沉重感引入,花开花落、春去春来的自然法则与人心的脆弱形成鲜明对比。
“杜鹃啼歇三更雨,燕子衔归一半春”,诗人通过杜鹃与燕子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春天即将结束的氛围,而细腻的时间设定(如“三更雨”)则让人倍感真实。接下来的“近水夕阳凭远树”,构建出一幅温柔而又略显忧伤的画面,夕阳的柔和光芒照耀在远处的树木上,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最后两句“小舟撑出前村去,忽听人声不见人”,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茫然,似乎他在小舟上漂流,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致描写,折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哪个鸟类在三更时分啼叫?
“近水夕阳”中的“夕阳”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飞絮”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