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1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5:38
浣溪沙 至元九年秋九月,登秋风亭观雨,赋
雨势苍山共一云。 雨声作气张三军。 秋风亭下叶缤纷。 官事何忧严限促, 天心不负老农勤。 夜窗孤客尽先闻。
雨势与苍山同在一片云下。 雨声激昂如同三军振奋。 秋风亭下,落叶纷飞。 官府事务何必担忧期限紧迫, 天意不会辜负勤劳的老农。 夜晚窗边的孤独旅人最先听到这一切。
作者介绍: 王恽(1227-1304),字仲谋,号秋涧,元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至元九年(1272年)秋九月,当时王恽登高观雨,感慨时事,抒发个人情感。诗中通过描绘雨势、雨声和秋风亭下的落叶,表达了对自然景象的感慨和对官府事务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勤劳农民的赞美。
这首诗以秋雨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受。首句“雨势苍山共一云”描绘了雨云覆盖山和天空的壮阔景象,给人以宏大的视觉感受。次句“雨声作气张三军”用比喻手法,将雨声比作振奋的军队,形象生动。第三句“秋风亭下叶缤纷”则通过落叶的纷飞,增添了秋日的萧瑟感。
后三句则转向人事,表达了作者对官府事务的淡然态度和对勤劳农民的赞美。“官事何忧严限促”一句,显示了作者对官场事务的超然态度,而“天心不负老农勤”则表达了对勤劳农民的肯定和祝福。最后一句“夜窗孤客尽先闻”则以孤独旅人的视角,增添了诗的孤寂感,同时也暗示了作者自身的孤独和超脱。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事的感慨,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事的感慨,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主题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对官场事务的超然态度以及对勤劳农民的赞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雨声作气张三军”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天心不负老农勤”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态度? A. 官府事务 B. 自然景象 C. 勤劳农民 D. 孤独旅人
诗中“夜窗孤客尽先闻”中的“孤客”指的是谁? A. 作者自己 B. 其他旅人 C. 老农 D. 官府官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