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4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40:26
忆昔长安都会地,草木晴辉钟王气。
襟带江湖气象雄,自是天王兴复际。
春风楼阁五凤城,玉漏声催香雾盈。
户外昭容鹤禁开,殿前执政鵷班行。
柳绿桃红湖水曲,尽日欢娱犹不足。
画船箫鼓绕云深,彩伏旌旗吹月色。
谁知世道互翻覆,沧海倏变为桑田。
胡笳哀怨动朝市,麋鹿来游旧陌阡。
汉宫明妃空艳丽,苑外铜仙亦洒泪。
古来社稷有兴亡,岂识于今不平事。
禾黍离离迹可怜,伤心回首古苔边。
清明寒食方便家酹,痛哭深山闻杜鹃。
回想昔日长安的繁华,草木在阳光下生机勃勃,仿佛钟鸣般的王者气象。
胸怀江湖的气象壮丽,正是天子复兴之际。
春风中楼阁如五凤城般美丽,玉漏声催促着香雾弥漫。
户外的昭容鹤禁大门打开,殿前执政的鵷鸟班行而过。
柳树绿了,桃花红了,湖水曲折流淌,整天欢娱,却依然觉得不足。
画船上的箫鼓声环绕着云深处,彩色的旌旗在月光下轻轻飘动。
谁能想到世事如此翻覆,沧海瞬间变成桑田。
胡笳声哀怨在朝市中响起,麋鹿在旧路上游玩。
汉宫的明妃虽美丽动人,却是空留遗憾,苑外的铜仙也在默默流泪。
自古以来社稷有兴亡,谁能知道如今的不平之事?
禾黍茂盛的踪迹令人怜惜,回首古苔边,心中不禁伤感。
清明寒食时节,家人准备祭品,我在深山中痛哭,杜鹃的哀鸣伴我左右。
柴随亨,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作多表现对历史的感怀与对社会变迁的思考。其风格常兼具豪放与细腻,关注人事与自然。
《忆昔》创作于一个历史变迁的时代,诗人通过对繁华长安的追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常的感慨。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对于个人与国家命运的思考愈发深刻。
《忆昔》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的诗,透过诗人的笔触,展现了长安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沧桑。诗中以长安为背景,描绘了草木的生机和王者的气象,显示出那一时期的辉煌。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将读者带入春风中楼阁的美丽场景,细腻地描摹了美好生活的点滴。
然而,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逐渐引入了世事的变化。通过“沧海倏变为桑田”的比喻,诗人深刻地指出历史的无常和社会的动荡,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落寞,使人不禁感到一种强烈的历史感与悲伤。诗中提及的胡笳声与麋鹿游玩,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暗示了历史的反复与人事的无常。
在最后的几句中,诗人通过对禾黍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哀伤。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的追忆,更是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与深邃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长安繁华往事的回忆,展现了历史的无常与社会的变迁,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亡交织在一起,令人深思。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构成了诗人对过往的深情回忆与对现实的思考。
《忆昔》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沧海倏变为桑田”是用来表达什么?
诗中“柳绿桃红”主要描绘了什么?
通过这些比较,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主题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