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3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4:39
早春戏作呈范景仁
作者:司马光
闰余春意早,卉木先有思。
嘤嘤群鸟翔,东西各求类。
伊予忝谏垣,动息抱忧悸。
衮职旷不补,言责真可畏。
况复禁过从,陋巷若办击。
茅茨庇风雨,偏隘无余地。
时於坏垣隙,历历生新荠。
君侯乃比邻,哇步难自致。
常思去岁初,西轩习歌吹。
座客皆故人,欢笑无拘忌。
平生不喜酒,是日成烂醉。
岂言长揖归,良会难再值。
东风忽复来,时华一何驶。
丛竹固无恙,夭桃作花示。
朝廷正清明,讵肯容窃位。
何当遂废放,欢饮还自恣。
闰月的春意早已来临,草木开始萌发。
嘤嘤的鸟儿在空中飞翔,朝东西各自寻找同类。
我身处于谏言的边缘,动静之间总是心怀忧虑。
身处高位却无以补救,责任的言辞实在令人恐惧。
更何况禁止交往,狭窄的巷道如同监禁。
茅草屋庇护着风雨,却偏偏显得狭小无余。
在那破墙的缝隙中,嫩绿的新荠菜清晰可见。
您是我的邻居,然而我却难以自如地走动。
常常回忆起去年初,西轩中习惯于歌唱。
座上的客人皆为故人,欢声笑语毫无拘束。
我一生不喜喝酒,今天却醉得酩酊大醉。
岂能长久地告别归去,难得的欢聚再难遇到。
东风忽然再次吹来,春华竟然如此迅捷。
丛竹依然安然无恙,桃花也在绽放。
朝廷正值清明,怎会容忍窃取官位?
何时能摆脱束缚,放纵欢乐尽情畅饮?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诗人。他是《资治通鉴》的主编,以治国理政和文学成就著称。司马光在政治上倡导节俭和清明,主张实事求是,其诗歌风格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相结合。
本诗作于早春,正值春意盎然之际,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往昔的回忆与对现实的感慨。诗中反映了政治环境的清明与个人的困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和对友谊的珍视。
《早春戏作呈范景仁》是一首充满春意的作品,开篇即以“闰余春意早”引入,描绘了春季的早晨,草木萌发,鸟儿飞翔,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诗人在描写自然景物的同时,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诗中提到“伊予忝谏垣”,表现了诗人身处高位却感到无能为力的心理,反映了对政治责任的深刻认识。接着,诗人以“茅茨庇风雨,偏隘无余地”描绘了自身所处的环境,表达了自身的局限与无奈。此时,春天的到来似乎并没有带来太多的欢愉,反而让人感受到一种压抑的气氛。
而后,诗人回忆起与故人相聚的欢乐时光,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图景,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然而,随着东风的再次吹来,诗人又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变化,春华的迅疾让人感慨。最后,诗人以“朝廷正清明”总结,抒发对现实的无奈与期待,表达了对自由与放纵生活的渴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兼具了抒情与议论的特质,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闰余春意早,卉木先有思。
春天的气息已经提前到来,草木早已在心中萌动。
嘤嘤群鸟翔,东西各求类。
成群的鸟儿在空中鸣叫,向东西各自寻觅同类。
伊予忝谏垣,动息抱忧悸。
我身处于谏言的边缘,内心总是满怀忧虑。
衮职旷不补,言责真可畏。
身为高官却无力补救,责任的言辞令人畏惧。
况复禁过从,陋巷若办击。
更何况禁止交往,狭窄的巷道如同监禁。
茅茨庇风雨,偏隘无余地。
茅草屋庇护着风雨,偏偏显得狭小无余。
时於坏垣隙,历历生新荠。
在那破墙的缝隙中,嫩绿的新荠菜清晰可见。
君侯乃比邻,哇步难自致。
您是我的邻居,然而我却难以自如地走动。
常思去岁初,西轩习歌吹。
常常回忆起去年初,西轩中习惯于歌唱。
座客皆故人,欢笑无拘忌。
座上的客人皆为故人,欢声笑语毫无拘束。
平生不喜酒,是日成烂醉。
我一生不喜喝酒,今天却醉得酩酊大醉。
岂言长揖归,良会难再值。
岂能长久地告别归去,难得的欢聚再难遇到。
东风忽复来,时华一何驶。
东风忽然再次吹来,春华竟然如此迅捷。
丛竹固无恙,夭桃作花示。
丛竹依然安然无恙,桃花也在绽放。
朝廷正清明,讵肯容窃位。
朝廷正值清明,怎会容忍窃取官位?
何当遂废放,欢饮还自恣。
何时能摆脱束缚,放纵欢乐尽情畅饮?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人在描写春日景象的同时,流露出对社会环境的忧虑与对个人境遇的无奈,体现了抒情与议论的结合,展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闰余”指的是什么?
诗人常常回忆起的地方是哪里?
诗中提到的“朝廷正清明”反映了什么样的政治环境?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不同诗人对春天的理解与表现各有千秋,展现出各自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