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2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28:27
送景仁至于正臣园寄主人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客到暂开扃,春芜人生满庭。
主人殊不顾,修竹为谁青。
客人到来时暂时打开了门,春天的杂草生长得满庭都是。
主人却对这些毫不在意,茂密的竹子又是为谁而青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未涉及具体典故,但“修竹”在古诗中常用于象征坚韧与高洁的品质,常见于文人笔下。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冲之,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著有《资治通鉴》。他以治国理政和撰写历史著称,作品风格典雅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送别友人时,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主人态度的感慨。反映了当时士人之间的交往与情谊。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景,诗人通过对比主人对庭院的忽视与春天的生机,表达了对主人态度的不满和对生活的思考。开头的“客到暂开扃”给人一种热情接待的感觉,然而紧接着“春芜人生满庭”的描写却显得有些冷清,突显出一种对比的效果。主人对满庭杂草的漠视,似乎暗示着一种对生活琐事的无所谓态度,令人唏嘘。同时,诗中提到的“修竹”,则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生机,似乎在质疑主人对环境的态度。整体来看,诗歌通过精炼的语言展现了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表达了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和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春芜”主要指代什么?
A. 春天的花朵
B. 春天的杂草
C. 春天的果实
诗中“修竹”为谁而青的反问,意在表达什么?
A. 对竹子的喜爱
B. 对主人的冷漠
C. 对自然的感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此格式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同时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