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0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04:41
金缕曲 今夜
作者: 赵庆熹 〔清代〕
今夜仍无梦。冷红蕤枕函如水,但和愁共。绡帐一层,张薄雾灯影,丝丝迸缝。觉帐外玉炉烟重。安得蘅芜香在手,便浓烧心字成何用。银鸭睡,绣衾拥。迢迢挨过清宵永。数铜壶不多几刻,寺钟应动。帘外五更风渐紧,想是酿寒催冻。早一阵雨声相送。不恨梧桐先作响,恨梧桐原是侬亲种。心上事,酒俱涌。
今夜仍然没有梦。冷红色的蕾丝枕头像水一样,只能与忧愁相伴。轻薄的帐子,映照着雾灯的影子,细细的缝隙透出微光。觉得帐外的玉炉烟气沉重。怎么能得到蘅芜的香气在手,便能浓烈地烧出心字又有什么用呢?银色的鸭子在睡觉,绣被包裹着。漫长的清夜又过了一轮。铜壶上的水不多几刻,寺里的钟声应该要响了。帘外的五更风渐渐变紧,想是寒气在逼近。清晨早有一阵雨声送来。不恨梧桐树先发出声响,恨的是这梧桐树本是我亲自种下的。心中的事情,酒也随之涌出。
赵庆熹,清代词人,擅长词作,风格婉约,情感细腻。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思乡之情及对生活的感悟。
《金缕曲 今夜》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心中的忧愁与思念交汇之时,表达了对过去情感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惆怅。
《金缕曲 今夜》以清新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孤独而又愁苦的夜晚,诠释了诗人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全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如“冷红蕤枕”、“绡帐”、“玉炉烟重”等,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气氛,表现出对梦境的渴望和现实的无奈。诗中反复提到的“心上事”,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纠结和不安,借酒抒怀的意象则加深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
诗人在夜晚的孤独中,既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又体会到内心的苦闷,形成了诗歌的情感核心。通过描绘冷风、雨声、梧桐树等自然景象,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景象紧密相连,展现出一种“人情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示了清代词人的艺术风格与内心世界。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孤独、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同身受。
“今夜仍无梦”中的“无梦”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银鸭”可能隐喻了什么?
“帘外五更风渐紧”中的“五更”指的是哪个时间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