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03:17
辋川给事才且奇,自我相亲童冠时。
高谈甚爱风雨夕,世上闲愁都不知。
几回共酌东轩里,正值萧萧满人耳。
当窗涤笔写《黄庭》,凉声散落鹅池水。
竹外淋漓芳砌寒,檐端飞洒落花残。
先生掷笔向予笑,如此宫商真可欢。
况复交游尽文雅,倾倒对之情不舍。
银夜酌凉蒲萄,琵琶嘈嘈急如泻。
先生醉坐银烛低,行云入帘花气迷。
喈喈屋角闻朝鸡,出门只见花成泥。
当时雄笔谁更好,孙公狂歌君绝倒。
横眠三日醉复醒,梦见池塘生春草。
一别凄凉十二年,关河风雨隔幽轩。
怀乡泪逐灯花落,隐几晴忘春溜喧。
君入蓬莱献三赋,我践泥涂走中路。
归来相见头总白,坐上逢人半新故。
西窗旧话谁与传,思君昨日空回船。
绿青蓑蒻重来访,莫厌连床终夜眠。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03:17
王彦举听雨轩
作者:黄哲 〔明代〕
辋川给事才且奇,自我相亲童冠时。
高谈甚爱风雨夕,世上闲愁都不知。
几回共酌东轩里,正值萧萧满人耳。
当窗涤笔写黄庭,凉声散落鹅池水。
竹外淋漓芳砌寒,檐端飞洒落花残。
先生掷笔向予笑,如此宫商真可欢。
况复交游尽文雅,倾倒对之情不舍。
银舟光夜酌凉蒲萄,琵琶嘈嘈急如泻。
先生醉坐银烛低,行云入帘花气迷。
喈喈屋角闻朝鸡,出门只见花成泥。
当时雄笔谁更好,孙公狂歌君绝倒。
横眠三日醉复醒,梦见池塘生春草。
一别凄凉十二年,关河风雨隔幽轩。
怀乡泪逐灯花落,隐几晴忘春溜喧。
君入蓬莱献三赋,我践泥涂走中路。
归来相见头总白,坐上逢人半新故。
西窗旧话谁与传,思君昨日空回船。
绿青蓑蒻重来访,莫厌连床终夜眠。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王彦举在辋川的交情与相聚的情景。诗人回忆起与王彦举的交往,自幼便相识,彼此心灵相通。两人常在风雨夜晚畅谈,至于世间的烦恼,似乎都不曾了解。诗人回忆起几次在东轩共饮的情景,那时的雨声与欢声交织,浑然天成。窗前,诗人在书写《黄庭经》,笔墨与池水相映,形成一幅美好画面。
外面的竹林淋漓,寒气袭人,檐下的落花也显得如此残缺。诗人回忆起与王彦举的欢笑,彼此间的音乐与艺术交融。相聚之时,文雅的交游使得诗人醉心其中,如琵琶声急如泻水般动人。醉坐于烛光下,云朵飘过,花香扑鼻,醉意朦胧。清晨时听到鸡鸣,出门却只见满地的花瓣化作泥土。
经过了十二年的分别,诗人感到无比凄凉,风雨如隔,思乡之情愈发浓烈。泪水伴随灯下的花瓣飘落,仿佛忘却了春天的喧闹。友人入蓬莱献上三首赋,而自己却在泥泞中徘徊。再次归来,见到的已是白发苍苍,朋友间的言语却半新半旧。西窗下的往事又有谁能传颂,思念之情如船只空归。
最后,诗人希望朋友到来时,不要觉得夜间的相共打扰,愿意与他在床上共度漫长的夜晚。
作者介绍:黄哲,明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其诗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际交往,情感真挚,富有文人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黄哲与王彦举重逢之际,回忆往昔的交往与情谊,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黄哲的《王彦举听雨轩》是一首充满情感与自然意象的诗作。全诗以回忆的方式展开,带有强烈的怀旧色彩。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与友人共同度过的欢愉时光。开篇即交代了与王彦举的亲密关系,接着转入对风雨夜晚的描绘,展现了那种在雨声中高谈阔论的美好时光。
诗中多次运用自然元素,如雨、竹、花等,形成了鲜明的意象。这些意象不仅营造了诗的氛围,也寄托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尤其是“银舟光夜酌凉蒲萄,琵琶嘈嘈急如泻”,通过音乐与饮酒的结合,表现出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谊与欢快的氛围。
而后,诗人转向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描绘了分别后的凄凉与思乡之情,极具感染力。结尾部分则闪烁着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与对旧友的珍惜,表现出浓厚的人情味。整首诗不仅在形式上流畅自然,更在情感上深邃动人,展现了友谊的可贵与岁月的无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友谊、时间、思乡等主题展开,表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友人深切的思念,表达了人际关系的珍贵与岁月无情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庭经》是什么?
诗人对王彦举的感情是:
诗中提到的“银舟”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