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8:57
绝无尘处敞云扉,因病翻能久息机。
求仲傥来堪破闷,少文孤往辄忘归。
幽禽过午啄花片,老树经春换藓衣。
长物那关身死后,古来名士谢宏微。
在没有尘世烦扰的地方,敞开了云的门扉;因病而得以长久地休息。
若求仲(即求贤之士)能够来此,或可解我心中的闷闷不乐;少文(指少有文化的人)孤身而去,便再也忘了归来。
幽静的鸟儿在午后啄食花瓣,老树在春天里换掉苔藓的衣裳。
长久的物质财富与我身死后有什么关系呢?古往今来的名士都对此心怀微薄。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梅以燕,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甚明朗,但其作品常呈现出清新脱俗的风格,着重表现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梅以燕因病而得以静养之际,反映了他对于世事的思考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名利的淡薄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间适》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开篇“绝无尘处敞云扉”,呈现出一种无拘无束、超然于世的境界,仿佛在呼唤那种无尘的生活状态。接着,因病而得以长久静养,反而让人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求仲傥来堪破闷”,诗人期待有贤人来解开心中的烦闷,而“少文孤往辄忘归”则描绘了那些文化修养不高的人,孤身离去后再也忘记归来,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在孤独与喧嚣之间的矛盾心理。
后半部分通过“幽禽过午啄花片”和“老树经春换藓衣”两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鸟儿的自由,给人以生动的自然画面,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变化。而最后一句“长物那关身死后,古来名士谢宏微”,则总结了诗人的哲学思考,强调物质财富与名利在生命结束后变得微不足道,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平和与自我超越。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描绘,探讨了名利与人生的关系,强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淡薄态度。诗人在病中反思生命,展现出一种哲学的智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求仲”指的是哪类人?
A. 普通百姓
B. 贤士
C. 商人
诗人认为物质财富在身死后有何意义?
A. 非常重要
B. 无所谓
C. 依然能享受
诗中描绘的“幽禽过午啄花片”反映了什么样的意境?
A. 嘈杂
B. 自然宁静
C. 战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梅以燕的《间适》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感悟,但梅以燕更加强调对物质财富的淡薄,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描绘出一种更深的哲学意境。两者在风格上虽有不同,但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