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上天竺

《上天竺》

时间: 2025-05-07 14:08:22

诗句

行穷湖上径,迤逦到林峦。

地瘦马蹄涩,水清山骨寒。

楼台栖树沙,钟磬闹云端。

自笑利名役,未能来挂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08:22

原文展示

行穷湖上径,迤逦到林峦。
地瘦马蹄涩,水清山骨寒。
楼台栖树沙,钟磬闹云端。
自笑利名役,未能来挂冠。

白话文翻译

在湖边的小路上走到尽头,蜿蜒着进入了林峦。
土地干瘪,马蹄显得吃力;水清如镜,山显得寒冷。
楼台在树上安静地栖息,钟声和磬声在云端喧闹。
我自嘲名利的束缚,无法像仙人那样挂冠归隐。

注释

  • 行穷湖上径:在湖边的小路走到尽头。
  • 迤逦:蜿蜒曲折的样子。
  • 地瘦马蹄涩:土地干瘪,马走起来很吃力。
  • 水清山骨寒:水清澈透明,山显得寒冷。
  • 楼台栖树沙:楼台依偎在树上,沙底安静。
  • 钟磬闹云端:钟声和磬声在空中响起,非常热闹。
  • 自笑利名役:自我嘲讽被名利所束缚。
  • 未能来挂冠:不能像古人那样归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孙雄飞,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名利的批判。

创作背景:在宋代,士人常常面临功名与个人理想的冲突,诗人写作此诗或许是在游历中感慨自身被名利束缚,渴望归隐的心情。

诗歌鉴赏

《上天竺》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通过描绘湖边的小路,展现出一种蜿蜒而美丽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地瘦马蹄涩,水清山骨寒”两句,表达了自然环境的严酷与贫瘠,暗示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在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楼台栖树沙”的景象,展现出一种幽静的生活状态,然而钟磬的声音又打破了这种宁静,形成了一种矛盾的对比。诗人似乎在思考自己的处境,意识到名利的追逐使自己无法实现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最后一句“自笑利名役,未能来挂冠”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与自嘲,表达了对名利的无奈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行穷湖上径,迤逦到林峦:描述了旅途的美丽场景,湖边的道路蜿蜒延伸至山林之间。
    • 地瘦马蹄涩,水清山骨寒: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展现了生存的艰辛与冷清。
    • 楼台栖树沙,钟磬闹云端:透过建筑与自然的结合,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又有喧闹的声响打破了宁静。
    • 自笑利名役,未能来挂冠: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反思和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地瘦马蹄涩”和“水清山骨寒”,形式上整齐,含义上形成对比。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艰辛与冷清。
  •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出诗人对名利的嘲讽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 :代表着生活的艰辛与追逐的压力。
  • :象征着冷峻与孤独。
  • 楼台:体现了人类文明与自然的结合,但又暗示着繁华背后的浮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行穷湖上径”是什么意思?
    A. 小路在湖边走到尽头
    B. 湖的尽头是山
    C. 小路很难走

  2. “自笑利名役”中“利名”指的是什么?
    A. 财富和名声
    B. 美丽的风景
    C. 友谊与爱情

  3. 诗中提到的“水清山骨寒”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A. 生活富足
    B. 生活的清贫与冷清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上天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侧重对名利的反思,后者则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宋代诗人传记》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啖笋 释迦佛赞 九秋杂咏 其五 秋磬 一笑轩为指南禅师赋 再用韵五首 其一 送洪司令 穆陵停雪 桃花扇传奇题词 其六 戏赠鹤珊 行幸甘泉宫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农校 理所不容 包含益的成语 无私 竖心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各门另户 翻陷 美开头的成语 隹字旁的字 酸心 用字旁的字 出秀 重迹屏气 草菅人命 骄佚奢淫 片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