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5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8:08
倏来如詗伺,奇中费堤防。
最善逃形影,恶知辨臭香。
不见,乌获臂空攘。
诧藏幽密,其如盖愈彰。
突然来临如同潜伏的猎物,在奇妙中却又费尽心思来防范。
最擅长逃避形影,难以分辨它的气味。
看不见,乌获(传说中的一种猛兽)空手而攘。
令人惊讶的是藏匿在幽暗的地方,它的存在反而愈加显露。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及书法家。他的诗词风格受到了王安石和苏轼的影响,擅长抒情和描绘自然景象,作品多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及个人的情感体验。
《又和南塘十首》是刘克庄在南塘游览时创作的诗作,体现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此时社会动荡,诗人常借景抒怀,表达对时局的忧虑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奇特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的“倏来如詗伺”传达出一种突如其来的紧张感,似乎在暗示生活中不可预知的变故。接着提到逃避形影,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逃避,但又因“恶知辨臭香”而感到无奈,仿佛无论如何都无法摆脱。
“乌获臂空攘”这一句,传递出一种无力的感觉,尽管有威胁存在,最终却无法抓住。最后两句“诧藏幽密,其如盖愈彰”更是揭示了事物的真相往往在隐秘中显露,反映出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不仅有着丰富的意象,且情感层次分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诗中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生命和存在的哲学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探讨了生存的复杂性和对逃避现实的困惑,表现出对人性深层的思考,以及在面对威胁与挑战时的无奈感。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引领读者思考生活的本质与意义。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乌获”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倏来如詗伺”暗示了诗人对__的警惕。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现实的逃避和对内心的探寻。(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