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3:1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3:17:11
今来秋已暮,还恐未成归。
梦里家仍远,愁中叶又飞。
竹声风度急,灯影月来微。
得见梁夫子,心源有所依。
如今已是深秋,恐怕还不能回家。
梦中家乡依旧遥远,愁绪中落叶又飞舞。
竹子的声音在风中显得急促,灯影下月光渐显微弱。
若能见到梁夫子,心中总算有了依靠。
“梁夫子”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某位名人或朋友,表现出作者对其的敬仰和思念。此类人际关系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来表达对家乡、对人情的眷恋。
作者介绍:戎昱,唐代诗人,创作风格多样,尤其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的交融。作品常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生活。
创作背景:这首诗词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当时在外游历或离乡的经历有关,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及对友人的依恋,反映了唐代文人常有的乡愁情怀。
这首《秋夜梁十三厅事》通过描写秋夜的景象,深刻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开篇“今来秋已暮”引入了时间背景,深秋时节,正是思乡情绪最为浓烈之时。接下来,诗人通过“梦里家仍远”这一描写,表现了对家乡的渴望和无奈,仿佛在梦中也无法抵达。
“愁中叶又飞”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愁苦,落叶的意象不仅仅是季节的变化,更象征着流逝的时间和无法回归的现实。通过“竹声风度急,灯影月来微”,诗人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紧密结合,急促的竹声与微弱的灯影共同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使读者能感受到诗人深深的孤独与惆怅。
结尾“得见梁夫子,心源有所依”则是情感的转折,尽管身处异乡,心中仍有对友人的依赖和寄托。梁夫子的存在使得诗人不再孤单,心灵有了栖息之所,展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呈现出一种浓烈的乡愁与孤独感。
诗词测试:
诗中“今来秋已暮”指的是哪个季节?
“得见梁夫子”中,梁夫子可能指的是:
诗中的“灯影月来微”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