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2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22:51
惜红衣 苦热
作者: 张玉珍 〔清代〕
翠簟炎蒸,吟床梦断,扇纨无力。
难觅新凉,井华汲深碧。
调冰雪藕,有几个清闲词客。
岑寂。高阁卷帘,待封姨消息。
芳亭野陌,久断甘霖,馀花半狼藉。
苕苕长日云影,净南北。
一舸闹红深处,犹记那回游历。
听晚蝉频噪,何日饱看秋色。
酷热的夏日,卧于翠绿色的簟子上,梦境被打断,扇子轻摇却无力。
难以寻觅一丝凉意,井水清澈而深碧。
冰雪般的莲藕,能有几个清闲的文人来吟咏?
四周寂静,高阁的帘子卷起,静待封姨的消息。
芳香的亭子与乡间小路,久旱无雨,残花凋零得十分狼藉。
漫长的白天,云影飘荡,南来北往。
一条船在红花深处喧闹,仍记得那次的游历。
听着晚蝉频频鸣叫,何时才能尽情欣赏秋天的美景呢?
作者介绍:张玉珍,清代女词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表现女性的情感与生活。她的诗词语言清丽,情感细腻,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夏季,诗人通过对酷热天气的描写,表现了对清凉的渴望及对往日游历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在生活中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惜红衣 苦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夏季的炎热与诗人内心的渴求。诗的开头以“翠簟炎蒸”引入,表现出高温的压迫感,紧接着“吟床梦断”则暗示了诗人在炎热中无法安然入梦,情绪已然受到干扰。诗中提到的“难觅新凉”,传达了诗人对一丝清凉的渴望,表现了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周围环境的寂静与孤独,尤其是“芳亭野陌,久断甘霖,馀花半狼藉”,通过描写自然的荒芜与凋落,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最后几句“听晚蝉频噪,何日饱看秋色”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尽管现状苦热,但诗人依然怀有希望,希望能够欣赏到秋日的美景。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和音乐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冰雪藕”暗指清凉)、拟人(如“蝉频噪”),以及对仗(如“苕苕长日云影,净南北”),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音乐感。
主题思想:诗歌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炎热夏日的描写,表现出内心的苦闷与渴望,同时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希望的交织。
诗词测试:
诗中“翠簟炎蒸”的意思是:
“调冰雪藕”中的“冰雪”用来形容什么?
诗中提到的“芳亭”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