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5:31
朴上人访筠翁于筠溪草堂袖诗为赠雨中告别将有雁荡之行屡挽不肯留索诗甚急以偈送之
一壑翛然听雨眠,
君来着语破云烟。
肯随鸥狎清江上,
欲趁鸿飞白日边。
童子不应多一指,
学人正自少三拳。
急行啖蔗逢佳境,
春笋出林啼杜鹃。
在一条宁静的山谷中,我听着雨声入睡,
你来时轻声细语,驱散了云雾。
你愿意随鸥鸟嬉戏在清澈的江面上吗?
想要追随鸿雁飞向白日的边际。
年轻人不应再多说什么,
学者本应更加谦逊。
匆匆行走时,遇见甘蔗,心情愉悦,
春笋出林,杜鹃鸟在啼叫。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山水诗,常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其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朋友来访之际,正值雨中告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及对即将出行的惆怅与期待。
李弥逊的《朴上人访筠翁于筠溪草堂袖诗为赠雨中告别将有雁荡之行屡挽不肯留索诗甚急以偈送之》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细腻的心理,展现了友谊的珍贵与人生的无常。开篇“壑翛然听雨眠”以宁静的山谷与雨声引入,渲染了自然的恬淡。接着,诗人以“君来着语破云烟”表达了友人的到来如同拨开云雾,让人心生暖意。
在对友人的不舍中,诗人以“肯随鸥狎清江上,欲趁鸿飞白日边”展现了对自由的向往,暗示友人即将踏上旅程,追求更广阔的天地。这种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诗歌在描写自然之美的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对人生旅途的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仅是送别,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了谦逊和珍惜当下的重要性。诗人在最后两句中用“急行啖蔗逢佳境,春笋出林啼杜鹃”展现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提醒人们要在忙碌中发现生活的乐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同时也传递了对自由与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强调了珍惜当下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发现美好。
意象词汇:
诗中的“壑”指的是:
“肯随鸥狎清江上”的意思是:
诗中表现出不舍情感的句子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