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9:13
路断人稀山正深,隔林钟鼓报新音。已穷渡水沿崖力,更尽眠云坐石心。
这条路已经断了,人迹稀少,山深幽静;隔着树林,钟声和鼓声传来新的音讯。我已经耗尽了渡水和沿崖的力气,只能在云间入睡,静坐于石头之上,心中安宁。
“黄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常被文人所吟咏。古代诗人常用山水景色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诗中的钟鼓声则暗示宗教或哲思的音讯,传达了诗人与自然和内心世界的对话。
李弥逊,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用形象的比喻表达情感。
此诗是在李弥逊游览黄山时创作,可能受到环境的影响,表达了对黄山深邃景色的赞美,以及在自然中体悟人生的感受。
整首诗描绘了黄山的幽静与深邃,诗人通过“路断人稀”的描写,突显了山中人迹罕至的清幽,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孤独的美感。诗中的“钟鼓报新音”则增添了诗的文化深度,仿佛在提醒人们即使在偏僻之地,也有灵性与声音的存在。最后两句“已穷渡水沿崖力,更尽眠云坐石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沉浸与向往,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安宁与宁静。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深刻的情感传达,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与生命的哲思。
整首诗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在黄山游览时体悟到的孤独与宁静,反映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提到的“钟鼓”代表什么?
A. 交通工具
B. 宗教活动的乐器
C. 农具
诗人为何感到“已穷渡水沿崖力”?
A. 因为游玩过度
B. 因为旅途艰难
C. 因为天气恶劣
诗中表达的情感基调是?
A. 悲伤
B. 宁静
C. 怒愤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的宁静,而杜甫的《望岳》则体现了对伟岸山川的敬畏。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但李弥逊更倾向于内心的宁静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