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3:2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25:23
寂寥柘馆绕宫墙,
辇路经春草色芳。
见说良家进倾国,
仍闻方士访华阳。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寂的环境,柘树环绕着宫墙,春日的草色芬芳,显得格外生机勃勃。有传言说某个良家子弟可以倾国倾城,依然有人在寻找方士,渴望寻求长生不老的秘密。
“倾国”一词常用于形容美丽的女子,如西施、王嫱等,其美丽可以使国家失去平衡。诗中提到的“方士”则与道教文化密切相关,古人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反映了对生命的渴望和对超脱的追求。
江源,明代诗人,其作品多以咏史抒怀为主,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物作引喻,表达个人情感。
该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色与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与人世间的传言,构建了一个既生动又富有哲理的意境。诗中“寂寥柘馆”一语,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孤独冷清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环境的敏锐观察。接着,春草的芳香与生机,形成了与前面寂寥的对比,仿佛在提醒人们即便在孤独中也要发现生活的美好。
在诗的后半部分,提到“良家进倾国”,引发了对美好与权力的思考,这种对人间美丽的渴望与追求,使得诗的情感更加复杂。而“仍闻方士访华阳”的句子,则引入了追求长生与超脱的主题,体现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追索,暗示了对世俗繁华的反思。
全诗在情感的抒发中,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的交融,给人以深刻的思考空间,体现了江源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全诗探讨了孤独与生命意义,表达了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热爱,以及对美丽与长生的追求,展示出古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倾国”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美丽的女子
B. 一种植物
C. 一种动物
D. 一种建筑
“方士”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A. 武士
B. 学者
C. 道士
D. 诗人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了哪些内容?
A. 自然风光
B. 人生哲理与追求
C. 战争与和平
D. 爱情与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