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3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31:02
书汪氏双节传后
作者: 王尔烈 〔清代〕
二女同居多异志,两贤相遇真家瑞。
家瑞偏逢变坎坷,贤女空悲共憔悴。
汪君同室曰王徐,浙水清门著节义。
自昔之子号宜家,厥后良人厄远地。
瞻望母兮目岂瞑,哀弱子兮孤谁寄。
庄姜戴妫无猜嫌,赵姬叔隗均礼谊。
含悽且作未亡人,戮力同肩未了事。
风雨冥冥虓虎惊,篱壁萧萧魑魅肆。
凛冽冰霜足禦侮,殷勤针黹还供匮。
冬夜夏日寒暑长,机筐书箧无时置。
高堂终年子有成,地下报君妾无愧。
贤哉患难有同心,嗟乎传闻为酸鼻。
福堂应以阴骘酬,弱骨何必鬼神忌。
齐年双嫠穴同归,百死孤生空血泪。
闺中婴臼岂为名,身后鼎牲匪我思。
君恩逮下靡有遗,孝子显亲无弗至。
吾为贤者叹馀生,何以报之为良吏。
两位女子虽同处一个屋檐下,却各有心思;两位贤者相遇,真是家庭的吉祥。
家庭的吉祥却遭遇变故,贤女们只能相对悲伤、憔悴。
汪君与王徐同住,浙水清门以节义著称。
自古以来的儿子被称为宜家,而后良人却身处远方的困境。
遥望母亲的身影,眼睛怎能闭上;为弱小的儿子哀伤,孤独的寄托又在何处?
庄姜与戴妫之间没有猜忌,赵姬与叔隗则彼此尊敬。
含着悲伤的心情像个未亡人,竭尽全力共同承担未完的事业。
风雨交加,凶猛的虎令我惊恐,篱笆外阴森森,妖怪横行。
严寒冰霜足以抵御侮辱,勤劳缝补总能得到保障。
冬夜与夏日,寒暑绵延,机筐与书箧无时不在。
高堂之上子女终成才,地下回报君妾无愧。
贤人啊,患难中同心协力,唉,传闻只会令人心酸。
福堂应以阴德回报,弱小的身体何必惧怕鬼神。
同年双寡终将归于一处,百死孤生只剩血泪。
闺房中婴儿的摇篮岂是为了名声,身后祭品并非我所思虑。
君恩所及下无所遗,孝子显亲无一不至。
我为贤者感叹余生,何以报答他为良吏。
王尔烈,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作品多以女性的命运和家庭的坚韧为主题,展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绘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所遭遇的艰辛与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与人性光辉。
《书汪氏双节传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两位贤女在逆境中所展现出的坚韧与悲伤。诗中以“家瑞”开篇,暗示家庭的美好与期望,而随后的坎坷则突显了生活的无常。诗人采用了丰富的典故,传达了女性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性,展现了她们在艰难环境下的团结与坚强。
诗中的意象交织着悲凉与希望,尤其是通过“冬夜夏日寒暑长”的对比,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沉重。高堂子女终有成就,暗示着即使在逆境中,贤者的品德与努力终将得到回报。同时,诗人对贤者的赞叹与感慨,也显现了他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整体来看,王尔烈通过这首诗歌不仅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也反映了对社会人情的思考,强调了在困境中团结与爱的力量。
诗歌通过描绘女性的坚韧与家庭的团结,强调了在逆境中坚持理想的重要性,以及对贤良品德的崇敬。
诗中提到的两位贤女分别象征什么?
A. 友善与和谐
B. 竞争与嫉妒
C. 忍耐与悲伤
诗中“贤哉患难有同心”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困境的无奈
B. 对团结友爱的赞美
C. 对未来的绝望
“高堂终年子有成”中“高堂”指什么?
A. 家庭
B. 社会
C.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