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3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39:15
隆中三顾客,圯上一编书。
英雄当日感会,余事了寰区。
千载神交二子,一笑眇然兹世。
却愿驾柴车,长忆淮南岸,
耕钓混樵渔。
忽扁舟,凌骇浪,到三吴。
纶巾羽扇容与,争看列仙儒。
不为莼鲈笠泽,便挂衣冠神武,
此兴渺江湖。
举酒对明月,高曳九霞裾。
在隆中访见三顾的客人,书本上写满了历史。
英雄在那时候感慨万千,其他的事情已经了然于心。
千年后我与这两位英雄的精神交融,一笑置之于今世。
我愿乘着柴车,长久怀念淮南的岸边,
在那里我耕作、钓鱼、和樵夫渔民为伍。
忽然扁舟在惊涛骇浪中行驶,到达三吴地区。
身着纶巾羽扇的文人相士,争相观望那些仙人和儒者。
并不是为了莼菜和鲈鱼,而是披上衣冠,神采飞扬,
这样的兴致在江湖间显得渺小。
我举杯对明月,轻裾高扬,如同九天的霞光。
张孝祥,字子容,号云峰,宋代诗人,以词作见长,尤擅长抒情和咏志。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历史的反思。
《水调歌头》创作于张孝祥晚年,诗中提及的历史人物与场景,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敬仰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诗人运用历史典故,表现出对过往英雄的怀念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水调歌头》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哲思的词作,张孝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表达了对英雄理想的追求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全词以“隆中三顾”开篇,立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英雄情怀的境界,提到刘备对诸葛亮的三顾,表现出对人才的珍视和对历史的敬仰。
接着,诗人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感慨千载神交,体现出历史人物与当下的精神共鸣。诗中对淮南岸的描绘则展现出一种理想的田园生活,诗人愿意回归自然,远离尘世的喧嚣,享受耕钓混樵的宁静生活。
最后,诗人在对明月举杯的场景中,揭示了个人抒怀的主题。月光下的举杯,显得既孤独又高远,流露出诗人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尽管这种追求在现实中显得渺小和无力。整首词通过精妙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重与对理想的执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隆中三顾客,圯上一编书。
英雄当日感会,余事了寰区。
千载神交二子,一笑眇然兹世。
却愿驾柴车,长忆淮南岸,耕钓混樵渔。
忽扁舟,凌骇浪,到三吴。
纶巾羽扇容与,争看列仙儒。
不为莼鲈笠泽,便挂衣冠神武,此兴渺江湖。
举酒对明月,高曳九霞裾。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无奈与思索。
《水调歌头》开篇提到的“隆中”是指哪个历史人物的居住地?
诗中“耕钓混樵渔”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诗中“举酒对明月”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