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忆汉月 其四 春潮竞浴

《忆汉月 其四 春潮竞浴》

时间: 2025-05-01 01:54:45

诗句

一带平沙堤角。

瞥认潮痕低落。

春来几见泛兰桡,沃雪洗花争濯。

蛮姬谙水性,游泳去浮沉轻约。

满江燕瘦与环肥,尽是绿兰红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4:45

原文展示:

一带平沙堤角。瞥认潮痕低落。春来几见泛兰桡,沃雪洗花争濯。蛮姬谙水性,游泳去浮沉轻约。满江燕瘦与环肥,尽是绿兰红芍。

白话文翻译:

在一条平坦的沙堤边,我偶然看到潮水的痕迹逐渐退去。春天来临时,偶尔可以看到兰花的小船在水面上漂荡,像是用雪水洗过的花朵争相渲染。水性娴熟的蛮族女子在水中轻盈地游动,浮沉自如。满江的燕子有的瘦弱,有的丰满,映衬着满眼的绿兰和红芍。

注释:

  • 平沙堤角:指的是平坦的沙堤的角落,描绘出自然景色。
  • 潮痕:潮水退去后留在沙滩上的痕迹。
  • 泛兰桡:指的是兰花装饰的小船在水面上漂浮。
  • 沃雪:用雪水浇灌,形容花朵清新洁白。
  • 蛮姬:指的是水性熟练的女子,可能是指少数民族的女子。
  • 浮沉轻约:形容游泳时的轻盈和灵活。
  • 燕瘦与环肥:形容江边燕子体态各异,环肥指的是丰满的,燕瘦指的是瘦弱的。

典故解析:

  • 蛮姬:在古代文学中常用以形容水性娴熟的女子,承载了对水的亲近与对自由的向往。
  • 春潮: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是自然变化的表现。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继熙,近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独特。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季,春潮奔涌之际,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潮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开篇的“平沙堤角”给人一种宁静的自然场景,随着“潮痕低落”的描写,诗中流露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兰桡泛起,仿佛是春天的使者,带来新的气息。诗中对蛮姬的描写,既突显了女性的柔美,也展现出她们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后两句通过“燕瘦与环肥”展示生物的多样性,象征着春天的繁荣与生机,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春天的热烈向往,构建了一个生动而富有活力的春日图景。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带平沙堤角”:描绘出一幅安静的自然场景。
    • “瞥认潮痕低落”:通过细节展现潮水的退去,暗示时间的流逝。
    • “春来几见泛兰桡”:春天的到来带来了生机,兰花小船的描写充满生动的画面感。
    • “沃雪洗花争濯”:形容花朵在春水中的美丽与清新。
    • “蛮姬谙水性”: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轻盈的游动象征着自由。
    • “满江燕瘦与环肥”: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与生命的活力。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如“沃雪洗花”),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感。
    • 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春潮:象征着新的生命与希望。
  • 蛮姬:代表了女性的柔美与对水的亲近。
  • 燕子:象征着自由与多样性,春天的到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蛮姬”指的是?

    • A. 一种花
    • B. 水性娴熟的女子
    • C. 一种鸟
  2. “满江燕瘦与环肥”指的是?

    • A. 燕子的数量
    • B. 燕子的体态
    • C. 燕子的颜色
  3. 诗中的“春潮”象征什么?

    • A. 冬天的结束
    • B. 生命的希望与活力
    • C. 平静的湖面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日》(王之涣):同样描写春天的活力与美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春天的景色与情感。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侧重点在于人生的豪情与哲思。
  • 杜甫《春望》:在春天的美丽中夹杂着对时局的忧虑,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对古典诗词的整体理解与解析。
  • 《李继熙研究》——对李继熙生平与作品的深入分析。

相关查询

南徐买舟将归 南塘归自浙东 荀彧 留题灵岩 重游超化寺 浣溪沙 啖鲜荔枝偶咏 清閟阁怀先云林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户字头的字 包含瘕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闪的成语 釒字旁的字 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大人不记小人过 文砌 夸能斗智 心中有数 脓血 云娇雨怯 戈字旁的字 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意合情投 而字旁的字 梦觉 上下天光 雨字头的字 梦想颠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