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1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17:42
忆汉月 其二 花园瀑布
作者: 李继熙 〔近代〕
岩际倒悬飞瀑。
石上寒泉流玉。
蔚蓝天净白云收,
波影蘸山摇绿。
寻芳携蜡屐,
曾绕遍水边朱屋。
斜桥西畔且徘徊,
看取浪鸥奔逐。
飞瀑从岩石间倾泻而下,宛如倒挂的白练;石头上清凉的泉水如同流动的玉石。蔚蓝的天空中,洁白的云彩渐渐散去,波光荡漾在山水之间,映得一片绿意。我曾穿着蜡屐在花丛中徘徊,绕过水边的红屋子;现在在斜桥的西边,我驻足观望,观看浪花与海鸥的追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反映了诗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李继熙为近代诗人,生于清末,卒于民国,曾经历社会动荡,深受文化变迁的影响。他的诗风多受唐诗的影响,讲究意境和韵律,常常以自然景观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忆汉月》系列诗作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此诗专注于描绘瀑布之美,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
李继熙的《忆汉月 其二 花园瀑布》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宁静。诗的开头用“岩际倒悬飞瀑”展现了瀑布的雄伟,随后的“石上寒泉流玉”则生动地描绘了泉水的清凉与晶莹,给人以清新之感。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绘天与云的变化,以及水波与山影的互动,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自然氛围。
此外,诗中“寻芳携蜡屐”一句,展现了诗人曾在花园中徘徊的悠闲情景,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密与热爱。而最后两句“斜桥西畔且徘徊,看取浪鸥奔逐”则让人感受到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诗人在这里流连忘返,享受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情眷恋和对生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怀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诗人通过对过往悠闲生活的追忆,反映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飞瀑”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云彩
B. 瀑布
C. 山石
诗中的“蜡屐”象征着什么?
A. 忧伤
B. 悠闲
C. 勤劳
整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忧伤
B. 怀旧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