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柳初新 寿张带三先生内君

《柳初新 寿张带三先生内君》

时间: 2025-04-27 11:11:40

诗句

桂香蟾影雕栏折。

喜已近、中秋节。

凤箫轻按,鹿车双挽,偕隐风流高绝。

绿野林泉迥别。

羡樊刘、并传仙诀。

掌内珠光如月。

遍庭阶、芝芬兰茁。

花间孟案,帘前莱綵,盛事一时誇说。

遥望玉楼琼阙。

待携将、玄霜绛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11:40

原文展示:

桂香蟾影雕栏折,喜已近中秋节。
凤箫轻按,鹿车双挽,偕隐风流高绝。
绿野林泉迥别,羡樊刘并传仙诀。
掌内珠光如月,遍庭阶芝芬兰茁。
花间孟案,帘前莱彩,盛事一时夸说。
遥望玉楼琼阙,待携将玄霜绛雪。

白话文翻译:

桂花香气弥漫,月影在雕栏上摇曳,喜庆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
轻盈的凤箫声响起,鹿车双双拉着,携手隐于风流之中,超然高远。
远离尘世的绿野和山泉,羡慕樊、刘二位传授的仙道。
手中明珠如月光般璀璨,庭院的芝兰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花间的桌子上,帘前的彩带,盛大的事情在这一时刻被夸耀。
遥望那玉楼和琼阙,期待与玄霜和绛雪一同携手而行。

注释:

  • 桂香:桂花的香气,常与中秋节相关。
  • 蟾影:月亮的影子,蟾蜍是月亮的象征。
  • 凤箫:一种乐器,此处用以渲染气氛。
  • 樊刘:指樊哙和刘邦,传说中成仙的人物。
  • 玄霜绛雪:象征着清冷和高雅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俞,清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其作品常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中秋佳节前夕,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了中秋节的温馨与美好。诗中巧妙地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比如“桂香”和“蟾影”,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的画面感,还渗透了浓厚的节日氛围。诗人通过“凤箫轻按,鹿车双挽”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同时也隐含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在表达情感时,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显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中秋节的到来,桂香与蟾影相映成趣,营造出节日的氛围。
    • 第二联通过乐器与车马的描写,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
    • 第三联则引入了对樊、刘的羡慕,表示对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
    • 第四联以珠光和兰芝象征着美好与吉祥,体现了生活的丰盈。
    • 最后两联则展现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珠光如月”,将珠光比作月光,突显其清亮之美。
    • 对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美感。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中秋佳节的欢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哲思与情感。

意象分析:

  • 桂香:象征着团圆与美好。
  • 蟾影:代表着月亮,寓意着思念与祝福。
  • 凤箫:象征着高雅与闲适的生活。
  • 鹿车:寓意着平和与丰盈的生活。
  • 珠光:象征着珍贵与美好的人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一个?

    • A. 春节
    • B. 中秋节
    • C. 端午节
      答案:B
  2. “樊刘”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刘备
    • B. 刘邦
    • C. 樊哙
      答案:B和C
  3. 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 A. 追求名利
    • B. 超然脱俗的理想生活
    • C. 归隐山林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
  • 《月下独酌》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柳初新》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涉及对月亮的描写,但《柳初新》更注重节日的欢庆,而《静夜思》则充满了孤独与思乡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洛原西望 放歌行 薄命妾 相思极 四怨三愁五情诗十二首 其二 四怨三愁五情诗十二首 情 其一 其二情 其一情 四怨三愁五情诗十二首并序 杏园即席上同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惊心惨目 花萼相辉 惊禽 火字旁的字 弥宗 包含随的成语 黄字旁的字 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抚躬自问 舟字旁的字 自字旁的字 吁谟 大而化之 爻字旁的字 游刃余地 三瓦两舍 花多子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