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57: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57:35
镇日芳洲游冶。忘却夕阳西下。芦花深处隐渔船,但听渔歌呕哑。仙源堪绝俗,尘世事有何牵挂。螯肥酒熟自陶然,野老笑容如画。
整日游荡在芳香的洲滩上,忘却了夕阳渐渐西下。芦苇花深处藏着渔船,只听见渔歌声音低沉。这里的仙境令人忘却世俗,世间的烦恼又有什么牵挂?蟹肉肥美,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乡间老人脸上的笑容宛如画卷。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著名的典故,但“仙源”一词常与道教文化的理想境界相联系,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追求与向往。
李继熙(1876-1942),近现代诗人,生于湖南,擅长古体诗及词,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创作于李继熙的晚年,或许是对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然的向往,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忆汉月 其三 巴港归渔》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渔民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开篇的“镇日芳洲游冶”便让人感受到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身处自然之中,与世无争,忘却了时间的流逝。接下来提到的“芦花深处隐渔船”,描绘了一个静谧的渔港场景,渔船静静停靠在芦苇丛中,仿佛与世隔绝。诗中“渔歌呕哑”的描写,更是增添了一种朴素而真实的生活气息,表达了对渔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随着诗意的推进,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的超然态度,“仙源堪绝俗,尘世事有何牵挂”,这里的“仙源”象征着理想中的生活状态,而“尘世事”则代表了烦恼和纷扰,诗人选择放下这些负担,追求内心的宁静。最后两句“螯肥酒熟自陶然,野老笑容如画”则展现了一幅和谐的田园图景,蟹肉的美味与酒香的醇厚,乡村老人的笑容如画般美丽,传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人际关系的珍视。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对人世繁杂的超然态度,以及对和谐美好人际关系的珍视。
诗中提到的“仙源”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饮品
B. 理想的生活状态
C. 一种植物
D. 一种渔具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A. 热爱
B. 忽视
C. 超然
D. 渴望
诗中“螯肥酒熟”表达了什么?
A. 生活的贫困
B. 生活的富饶与享受
C. 生活的单调
D. 生活的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