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3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5:53
墙头森森万竿竹,
许借浓阴傍华屋。
故宅荒凉扃复开,
百年几见人歌哭。
春衾梦断闻晓鸦,
湘帘不卷波纹斜。
夜来风雨解人意,小红开遍林檎花。
墙头上的竹子茂密成林,
可以借着它的浓阴靠在华丽的屋檐旁。
荒凉的故宅再次开启,
百年来又有多少人唱歌哭泣。
春天的被子中梦醒时分,听到晓鸦的鸣叫,
湘帘未卷起,水波微微倾斜。
昨夜的风雨,似乎懂得人的心事,小红花在林檎树上开遍了。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其描绘的意境和情感与传统诗歌中的“故乡”、“离别”、“春天”等主题密切相关,反映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李应莘,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作品多以写景抒情见长,常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对故宅的回忆和对自然的描绘,反映了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深厚的感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开篇以“墙头森森万竿竹”描绘出故乡竹林的茂密,给人以宁静而清新的感觉。这种自然的描写不仅营造了诗歌的氛围,也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依恋和对往昔生活的回忆。接着,“故宅荒凉扃复开”一句,既表现出故居的荒凉,又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充满了感伤。诗人在春天的清晨醒来,听到“晓鸦”的鸣叫,这是一种生机的象征,然而却伴随着“梦断”的失落感,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冲突。最后一句“小红开遍林檎花”,不仅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天,也隐喻着希望与新生,尽管有对往昔的追忆,但生活依然在继续,新的生命和希望在不断涌现。
整首诗围绕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表现了对过往生活的思索与感悟,传达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生命延续的希望。
诗中提到的“墙头”上长了什么植物?
“晓鸦”的鸣叫代表什么?
诗中“春衾梦断”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