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浪淘沙

《浪淘沙》

时间: 2025-04-30 18:48:51

诗句

临去转秋波。

蹙损眉蛾。

屏风六曲软烟罗。

便是回头人已远,好在情多。

夜半复经过。

意态阿那。

笑看白发醉颜酡。

说与梅花同不睡,睡又如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8:51

原文展示:

临去转秋波。蹙损眉蛾。屏风六曲软烟罗。便是回头人已远,好在情多。夜半复经过。意态阿那。笑看白发醉颜酡。说与梅花同不睡,睡又如何?

白话文翻译:

在离去时,眼波流转如秋水,眉头微蹙仿佛受了损伤。那轻纱屏风上,烟雾缭绕,软绵绵的如同六曲回廊。即便回头再看,那人已经远去,但情意依然浓厚。夜半时分再度经过这里,心情是如何呢?我笑看着白发与酒醉的容颜,告诉梅花,谁说不睡的就不好,睡了又有什么关系呢?

注释:

  • 临去:离开时。
  • 转秋波:眼波如秋水般流转。
  • 蹙损眉蛾:眉头微蹙,像是受到损伤(眉蛾指的是弯眉,形象生动)。
  • 屏风六曲软烟罗:形容屏风的柔软与曲折,似乎有烟雾缭绕。
  • 便是回头人已远:即使回头,那个人也已经远去。
  • 情多:情意浓厚。
  • 意态阿那:意态如何(“阿那”是“怎样”的意思)。
  • 醉颜酡:酒醉后的脸色红润。
  • 梅花同不睡:与梅花一同不睡,象征着坚韧与清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克文(约1660年-约1730年),字恕庵,号竹轩,清代诗人。生于江苏,曾任职于朝廷,工诗词,尤以词闻名。其作品常以情感细腻、意象清新见长。

创作背景: 《浪淘沙》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经济发展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离别与思念的情景,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情感的珍视。

诗歌鉴赏:

《浪淘沙》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首句“临去转秋波”便将读者带入了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眼波流转如秋水,仿佛是对即将离去的人的不舍,表现出浓厚的情感。而“蹙损眉蛾”则增添了一抹惆怅,似乎是因思念而生的愁苦。

接下来的“屏风六曲软烟罗”通过形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柔和而缥缈的空间,增强了词作的隐喻意味——离去的身影如烟般飘散。尽管人已远去,作者却感叹“好在情多”,说明即使离别,内心依然充满了深厚的情感。

下半部分通过“夜半复经过”,诗人再次回到了这个地方,心中充满了思念与回忆,意态更显得悠然自得,似乎对生活达到了某种释然。最后一句“说与梅花同不睡,睡又如何”,则是诗人对生命与情感的哲学思考,表达出一种对情感的坚持与对生命的洒脱。

整首词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过去的缅怀,也有对未来的从容,展现了一种高洁的情怀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临去转秋波:离别时,眼神如同秋水般流转,表现出不舍之情。
  2. 蹙损眉蛾:眉头微蹙,暗示内心的忧虑与担忧。
  3. 屏风六曲软烟罗:通过形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柔和而缥缈的意境。
  4. 便是回头人已远:即便回头,那个曾经的人已经远去,表达出离别的无奈。
  5. 好在情多:即使离去,情感依然丰富,体现了深厚的情感基础。
  6. 夜半复经过:在夜深人静时再次经过此地,唤起了更多的回忆与思考。
  7. 意态阿那:对自己此刻的心情进行反思,增添了哲理的思考。
  8. 笑看白发醉颜酡:自嘲笑看自己的白发与醉态,表现出一种淡然的心态。
  9. 说与梅花同不睡,睡又如何:与梅花一起不睡,传达出对情感的坚持与对生命的洒脱,反思了“睡”与“不睡”的价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眼波比作秋水,形象生动。
  • 拟人:赋予梅花以人性,增强意象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睡又如何”与“不睡”形成对仗,增强语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情感的珍视与对生命的感悟,展现了离别时的惆怅与对未来的洒脱态度。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深厚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波:象征着流动的情感与思念。
  • 屏风:代表着柔软的回忆与情感的遮掩。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清高,表达出对生命的坚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临去转秋波”中的“秋波”意指: A. 秋天的水波
    B. 眼波如水
    C. 秋天的风

  2. “蹙损眉蛾”中的“眉蛾”指的是: A. 蛾子
    B. 眉头
    C. 眉毛的形状

  3.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 A. 坚韧与清高
    B. 美丽与芬芳
    C. 离别与思念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如梦令》:李清照同样描绘了离别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女性的柔情与细腻。
  • 《水调歌头》:苏轼表达了更深层的哲理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风格上更显豪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词类诗鉴赏与研究》

相关查询

徐介卿赴召经筵二诗送之 宴广西丰宪乐语口号 池阳清泉旧名鲍公泉又名赵水泉真西山易为清 甲午淮幕和萧应父赠郑允蹈韵 其二 别权沪帅朱杞材太社 赠杨户曹 水调歌头(再赋) 重庆阃治十咏·尊安堂 挽观登使郑尚书 和吴叔永见寄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己字旁的字 电商 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鬯字旁的字 举目 色字旁的字 电腰风脚 旡字旁的字 四景山水图 河清海晏 念念不释 包含凹的词语有哪些 矛字旁的字 蜂腰猿背 花萼相辉 诏制 丰功盛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