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浪淘沙 自题庚子秋词后

《浪淘沙 自题庚子秋词后》

时间: 2025-04-28 02:31:14

诗句

华发对山青,客梦零星。

岁寒濡呴慰劳生。

断尽愁肠谁会得,哀雁声声。

心事共疏檠,歌断谁听。

墨痕和泪渍清冰。

留得悲秋残影在,分付旗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31:14

原文展示:

华发对山青,客梦零星。岁寒濡呴慰劳生。
断尽愁肠谁会得,哀雁声声。
心事共疏檠,歌断谁听。
墨痕和泪渍清冰。
留得悲秋残影在,分付旗亭。

白话文翻译:

白发映衬着青山,旅途中的梦如星光点点。寒冬岁月浸润着我的劳苦生活。
谁能理解我心中的愁苦,只有那哀鸣的雁声声声在耳。
我的心事散落在疏淡的船篷上,歌声断绝又有谁来倾听。
墨迹与泪水混合在一起,化作清冰般的痕迹。
只留下悲秋的残影,托付给那旗亭。

注释:

  • 华发:指白发,象征年老或忧愁。
  • 客梦:漂泊异乡的梦境。
  • 岁寒:指寒冷的季节,暗喻艰难的生活。
  • 濡呴:意指滋润,安慰。
  • 愁肠:愁苦的心情。
  • 哀雁:悲鸣的雁,象征孤独和哀伤。
  • 心事:指内心的忧虑和情感。
  • 疏檠:疏落的船篷。
  • 墨痕:书写留下的痕迹,可能指诗人的心情或情感。
  • 泪渍:眼泪留下的痕迹,象征悲伤。
  • 清冰:形容悲伤和孤独的状态。
  • 残影:残存的影像,暗示过去的记忆。
  • 旗亭:指一种亭子,可能用来寄托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鹏运(清代),字志沧,号孤舟,生于清代,因其作品多描写人生感受和自然景色而受到关注。他的诗风常常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体现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庚子年,正值秋季,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愁苦。诗中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人心惶惶的背景。

诗歌鉴赏:

《浪淘沙 自题庚子秋词后》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开篇以“华发对山青”引入,白发映衬青山,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诗人已入老境,人生已近尾声。接着,诗人以“客梦零星”表达漂泊的心情,梦境如星光般零散,反映出他对于归属感的缺失与对往昔的怀念。

“岁寒濡呴慰劳生”,在严寒的岁月中,诗人仍期望得到一丝安慰,体现出他对生活的不屈与坚韧。然而,接下来的“断尽愁肠谁会得,哀雁声声”,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无奈,只有那悲鸣的雁声能懂得他的愁苦,形成一种强烈的孤独感。

最后两句“留得悲秋残影在,分付旗亭”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悲秋的残影寄托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自然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生命的感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华发对山青:白发与青山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诗人年老与自然的永恒。
  2. 客梦零星:旅途中的梦境如星光般零散,表现出离乡在外的孤独感。
  3. 岁寒濡呴慰劳生:在寒冷的岁月里,渴望得到安慰,传达出对生活的无奈。
  4. 断尽愁肠谁会得:内心的愁苦无人能懂,进一步加深孤独感。
  5. 哀雁声声:悲鸣的雁声成为唯一能理解他苦闷的存在。
  6. 心事共疏檠:心中的忧虑与愿望,寄托在船篷的疏落上。
  7. 歌断谁听:歌声断绝,无人倾听,表达出孤独与心声无法传达的失落。
  8. 墨痕和泪渍清冰:墨迹与泪水的结合,象征着悲伤的创作过程。
  9. 留得悲秋残影在:悲秋的影像保存心中,象征着对过往的留恋。
  10. 分付旗亭:将这些情感寄托于旗亭,表达出对归属与安慰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华发”比喻年老,用“哀雁”比喻孤独与失落。
  • 对仗:如“心事共疏檠,歌断谁听”,展现出诗词的韵律美。
  • 拟人:赋予自然元素(如雁声)以情感,形成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的生命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人际关系的渴望,传递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发:象征年老、忧愁。
  • 青山:象征自然的永恒与不变。
  • 客梦:代表漂泊与流浪的生活。
  • 哀雁:象征孤独与悲伤。
  • 清冰:象征心灵的冷寂。
  • 旗亭:寄托情感与思念的地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华发对山青”中的“华发”指的是什么?

    • A. 青春
    • B. 白发
    • C. 花朵
  2. “岁寒濡呴慰劳生”中的“岁寒”指的是什么?

    • A. 温暖的季节
    • B. 寒冷的岁月
    • C. 春天
  3. 诗中提到的“哀雁”象征什么?

    • A. 喜悦
    • B. 孤独与悲伤
    • C. 富贵

答案:

  1. B. 白发
  2. B. 寒冷的岁月
  3. B. 孤独与悲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登高》 by 杜甫
  • 《登岳阳楼》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秋夕》:同样表达了对秋天的感叹与孤独感,情感深邃而细腻。
  • 《登高》: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王鹏运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芙蓉月·蛮府辍棹时 芙蓉月 伴登临(中吕宫丑奴儿) 快活年 泛兰舟·萧萧乌帽黄衫 泛兰舟 和梅苑 泛兰舟·霜月亭亭时节 迎新春 吴城春节唯园游最盛,其余奢俗寖革除矣 寿楼春 题张彦云娟镜楼图卷子 寿楼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无虑无忧 离题太远 互剥痛疮 握发吐哺 穴宝盖的字 次鳞 久经考验 衣字旁的字 邮电局 包含旛的词语有哪些 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改容易貌 包含齑的词语有哪些 月字旁的字 蓬牖茅椽 馬字旁的字 衿棍 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