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3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31:20
沁园春 题亡媳赵玉钗遗像
作者: 梁蓉函 〔清代〕
七载栽培,灼灼桃花,颠风乱吹。
记华堂执贽,花幡春暖,文窗问字,兰焰宵辉。
寒燠经心,趋承可意,绕膝依依似女儿。
天难问,倏彩云影散,璧月轮亏。
韶颜娇映铢衣,桄梦里相逢却道非。
剩晨昏冥想,病姿婉娈,丹青留得,旧态依稀。
老鬓添霜,愁心对雨,诉与泉台知不知。
凄凉况,向图中唤母,稚女娇痴。
这首诗表达了对亡媳赵玉钗的深切怀念。诗人回忆起和亡媳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描绘她如桃花般灿烂的容颜,以及在华堂中举行的婚礼场景。虽然时光已经过去,但对她的思念依然如故。夜晚的梦中,仿佛又与她相逢,但却又觉得这只是梦境。诗人感慨岁月的无情,自己已是白发苍苍,而心中仍存对亡媳的思念与愁苦,向着画像呼唤,感受到一种无比的凄凉。
作者介绍:梁蓉函,清代女诗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擅长词赋,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情感细腻,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亲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梁蓉函对亡媳赵玉钗的追忆之际,表达了她对亡媳深切的怀念和无尽的思念,反映了传统家庭中对女性角色的重视与情感联系。
《沁园春 题亡媳赵玉钗遗像》是一首情感深邃、意象丰富的悼亡诗。诗人在回忆与亡媳共度的岁月时,运用了大量生动的自然意象,诸如“桃花”、“兰焰”等,既描绘了亡媳的美丽,又寄托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惋惜。诗中对婚礼的回忆,体现了家庭的温暖与欢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温馨的记忆逐渐被悲伤所替代。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直面时间的流逝,自己已是白发苍苍,内心的愁苦愈发显得沉重。在对亡媳的呼唤中,展现了深切的思念与无奈,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整首诗通过对比、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对亲人的深刻怀念和人生的无常,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亡媳的追忆与思念展开,表达了对家庭幸福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展现了传统家庭中的情感深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七载栽培”是指什么?
诗中“灼灼桃花”意指?
“老鬓添霜”中“霜”比喻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这份完整的诗词分析与学习材料,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沁园春 题亡媳赵玉钗遗像》的情感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