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0:33
沧州古刹
作者: 季振宜
齿齿鱼鳞泊客船,
浮图倒影水渊渊。
嘶风老马斜阳里,
茹菜穷僧古佛前。
宦海于今非故我,
情田何处问诸天。
新声一夜江南笛,
落尽明霞月又圆。
在水面上,船只像鱼鳞一样排列,浮图的倒影在水中显得深邃无比。斜阳下,老马在风中嘶鸣,饥饿的僧人面前只剩下茹菜。如今的我与过去的我已不再相同,心中的田园情怀又能向何处寻求?一夜之间,江南的笛声响起,明亮的霞光逐渐消逝,月亮又一次圆满。
作者介绍:季振宜,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人生、自然和佛理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季振宜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眷恋在诗中得以体现,表达了他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惘。
《沧州古刹》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开头几句以“齿齿鱼鳞泊客船”描绘出一幅宁静的水面景象,暗示着生活的平稳与安宁。而“浮图倒影水渊渊”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宁静,浮图的倒影仿佛在水中延伸,象征着佛教文化的深邃与永恒。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将视线转向个人的经历和情感,尤其是“宦海于今非故我”,展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我身份的反思。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过去的失落与对未来的无奈,情感深邃而真挚。
最后两句“新声一夜江南笛,落尽明霞月又圆”则以音乐和自然的变化作为结尾,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时间的流逝,尽管经历了许多变迁,但美好与宁静依旧会如月亮般再度圆满。这种对比与呼应,让全诗在意境上达到了极致,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绘,表现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传递出一种对宁静与平和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浮图”指的是什么?
“宦海于今非故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新声一夜江南笛”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