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5:21
闲居海上几经年,
风雨飘摇断复连。
伞墩梅花萦远梦,
吴中文史感连篇。
迎新破旧寻真理,
刮垢磨光敢不先。
令节如能谋一聚,
与君共醉乐陶然。
在海上闲居已经多年,
经历风雨的漂泊,断断续续。
伞墩上的梅花萦绕着远方的梦,
读吴中文史让我感慨连篇。
迎接新旧,追寻真理,
刮去污垢磨光,岂能不先?
如果这个节日能聚在一起,
我愿与你共醉,共享欢乐。
本诗提到了“吴中文史”,这可能是对吴地文化的追溯。吴地自古以来文人荟萃,文化底蕴深厚,诗人在此背景下引发对历史的感慨,表达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王益初是近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往往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上偏向于抒情与哲理的结合。他的诗作汇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在其中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
此诗创作于端午节期间,诗人通过对节日聚会的期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渗透着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反映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这首诗充满了个人的情感表达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作者以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期盼的情绪,描绘了他在海上生活的孤独与对友人相聚的渴望。从“闲居海上几经年”可以看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风雨飘摇断复连”则反映了他在生活中遭遇的困难与不易。这种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不甘。
在诗的后几句中,诗人提到“迎新破旧寻真理”,这不仅是对个人追求的描述,也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与人们对真理的探索。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相聚的期盼,诗人在节日中希望与朋友共饮共欢,体现出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梅花、伞墩等传统文化符号,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传统文化的承继。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温情与哲思的世界。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文化传承的关注,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诗中提到的“伞墩梅花”象征什么?
a) 孤独
b) 坚韧与高洁
c) 快乐
“迎新破旧寻真理”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追求?
a) 物质财富
b) 真理与自我提升
c) 名利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期待?
a) 孤独
b) 友人的相聚
c) 旅行
王益初的《端节寄怀苏澄诸老七律三首 其一》与李白的《将进酒》在友谊与生活的描绘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益初更注重内心的哲理思考,而李白则更显豪放与洒脱。两者的风格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