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3:17
触暑行行将避暑,左右烝徒汗如雨。何如高卧北窗风,时与圣贤相对语。
在炎热的夏日行走,准备去避暑,周围的人满头大汗,像下雨一样。与其这样,不如在北窗下高卧,享受微风,时不时与圣贤们对谈。
“圣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智慧和道德的象征,常常被用来指代孔子及其门徒等古代哲学家。诗中提到与圣贤相对语,表现了诗人向往与智者交流的心情。
张弼,明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他的诗歌清新自然,常以闲适的生活情景为主题。
此诗创作于炎热的夏季,诗人因天气炎热而寻求避暑之地,表达了对清凉环境的向往和与智者交流的渴望。
这首诗以避暑为主题,反映了诗人在炎夏中的烦闷与对清凉环境的渴望。首句“触暑行行将避暑”,以直接的陈述方式开场,简单明了地表达了诗人的处境。接着“左右烝徒汗如雨”,生动地描绘了周围人们的困境,汗水如雨,传达了炎热的压迫感。
第三句“何如高卧北窗风”提出了一个理想的选择,诗人不再受炎热之苦,而是希望高卧于北窗之下,享受清风带来的凉意。这一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向往,也体现了他追求宁静生活的态度。最后一句“时与圣贤相对语”,将个人的避暑之举提升到哲学的高度,表达了诗人与智者对话的渴望,隐含着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
整首诗在内容上表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态度,诗人既反映了对外界环境的敏感,也表现出内心对知识与智慧的向往,具有较强的哲理性。
整首诗集中表现出在炎热的夏日中,诗人对避暑的渴望以及对高雅生活的向往,追求宁静与智慧的意念贯穿始终。
诗中提到“汗如雨”的比喻主要用来描绘什么?
A. 秋天的景象
B. 炎热天气带来的烦闷
C. 春天的温暖
诗人希望在什么地方避暑?
A. 南窗
B. 北窗
C. 东窗
诗中提到的“圣贤”指的是:
A. 普通人
B. 有智慧的人
C. 道德败坏的人
张弼的《赴榕树湾避暑道中口号》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山水意象,表现出一种恬淡的心境,而张弼则在生活的困扰中寻找解脱,情感更为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