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2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27:32
赠建阳医士杨椿老二首
刘克庄
晚爱聃书义味长,
无身始与患相忘。
残年颇觉饥难忍,
未敢贪君不死方。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生命的思考。
晚上我喜欢读聃书(《老子》),因为它的义理深远而悠长;
无身体的时候,我才能够忘却病痛的困扰。
在我残余的岁月中,常常觉得饥饿难忍,
但我却不敢奢求你能长生不老。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惕庵,号巢山,南宋诗人,擅长词、诗、文,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与思想。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面临个人的苦难与疾病,借助对友人的赠诗表达他对友谊的珍视及生命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对生命、友情的思考。首句“晚爱聃书义味长”开篇即表明了诗人对《老子》的喜爱,体现出对道家哲学的认同与向往。接着“无身始与患相忘”一句,表达了在健康时,个人的痛苦与烦恼可以被遗忘,反映出人对身体健康的渴望与对疾病的无奈。这种对健康的渴望与对生命的思考在“残年颇觉饥难忍”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诗人意识到身体的虚弱与饥饿的折磨,表现出对生命的无奈与渴求。然而,最后一句“未敢贪君不死方”则是对友人的关心与祝愿,虽然希望友人长寿,但又不愿以此为负担,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深厚情感。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浅入深,既有哲理的思考,又有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刘克庄高超的诗歌艺术。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与对生命无常的感叹,揭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人生的感悟,以及对健康与长寿的渴望。
诗中“晚爱聃书”中“聃书”指的是什么?
诗人在诗中对友人的期望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