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三月二十一日泛舟十绝

《三月二十一日泛舟十绝》

时间: 2025-04-25 00:10:41

诗句

虽沉璧马计安施,倏忽桑田就渺瀰。

说与神通君看取,潮头不到艮山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0:10:41

原文展示:

三月二十一日泛舟十绝
作者: 刘克庄

虽沉璧马计安施,
倏忽桑田就渺瀰。
说与神通君看取,
潮头不到艮山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即使满载着宝贵的璧玉,马车也无法安然地行驶;转眼之间,桑田变成了沧海。告诉神通的君主要仔细察看,潮水的涨落永远不会淹没艮山的祠堂。

注释:

  • 沉璧:指的是珍贵的玉璧,象征着财富与珍宝。
  • 马计:指驾马的计划或安排。
  • 倏忽:瞬间,转眼之间。
  • 桑田:指农田,桑田变成沧海比喻世事变迁。
  • 神通君:可能指的是有神通的人,暗指对自然变化的关注。
  • 潮头:指潮水的高峰。
  • 艮山:艮山是五岳之一,代表稳定与长久。

典故解析:

  • 桑田变海:源于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比喻,表达时光流逝和环境变化的迅速。
  • 艮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艮山常被视为吉祥之地,象征着稳固与安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季真,号海岳,南宋时期的诗人,以豪放与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关注自然景观、人生哲理及社会问题。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诗人借泛舟的闲适,表达对时局的感慨与对自然变化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泛舟为背景,借景抒情,表现出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开篇提到“沉璧马计”,将豪华与繁华的意象与舟行的自由结合,对比出物质的短暂与精神的追求。接着“倏忽桑田就渺瀰”,形象地描绘出历史的变迁,一个瞬息之间,曾经的丰饶田野化为汪洋大海,令人感慨不已。最后一句“潮头不到艮山祠”,则是对稳定与永恒的向往,尽管世事沧桑,但心中的信仰与归属依然坚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哲思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坚定的信念,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虽沉璧马计安施”:即使是宝贵的东西,依然无法安适地行驶;暗示财富并不能带来平静。
    • “倏忽桑田就渺瀰”:象征着时间的飞逝与世事的变化。
    • “说与神通君看取”:提醒有智慧的人要观察这一切变化。
    • “潮头不到艮山祠”:强调纵然潮水汹涌,艮山的祠堂依然屹立不倒,象征着永恒的存在。
  • 修辞手法

    • 比喻:桑田变海,形象地描绘了历史的转变。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形成了音韵上的和谐。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永恒信仰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象征着财富与珍贵。
  • 桑田:象征着过去的繁荣与现状的变化。
  • 潮头: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变化。
  • 艮山祠:象征着永恒与不变的信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沉璧”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珍贵的玉璧
    • C. 一种饮品
  2. “倏忽桑田就渺瀰”中的“倏忽”是什么意思?

    • A. 缓慢
    • B. 突然
    • C. 稳定
  3. 诗中提到的“艮山”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永恒与稳定
    • C. 浪漫爱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克庄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二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但刘克庄更注重历史的变迁与永恒的信仰,而王维则倾向于表现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旅夜书怀 閒居杂兴 其二 北山之英 摸鱼儿 李狷厓用稼轩词意写斜阳烟柳填词图,君有慕辛稼轩之为人印,其向往深矣。用原韵以题其图 送梅定九北上 怀府园 雪篷轩为式上人赋 和苏员外寓直 春闱报罢答寄宜甫刺史四首 其一 访古村王彦高不值留竹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母字旁的字 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非字旁的字 穷工极变 瑶草琪花 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摇晃 三撇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西乐 违强陵弱 秋至 亲不隔疏 辛字旁的字 含明隐迹 广阔天地 攻苦食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