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4:32
去年凄绝。秋到人离别。展尽红笺千万叠。又近归鸿时节。银床初换桃笙。梦回仍不分明。一样今年秋夜,满庭梧月蛩声。
去年秋天的凄凉景象仍历历在目,秋天来临,亲人相聚时却又不得不离别。那时写下的千纸红笺如今已展卷而尽,回归的鸿雁又将飞来。银色的床榻已经更换了桃木笙,梦中回忆却依然不清晰。如今又是一个秋夜,庭院里满是梧桐树下的月光与虫鸣声。
“归鸿”常用来比喻游子归来,表达思乡的情感。在古代诗词中,鸿雁常被用作信使,象征着离别与重聚的主题。此外,“月”和“梧”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孤独和思念的象征。
汪东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清朝中期,兼具文人气质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他的诗风多表现出细腻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感悟。
《清平乐》创作于一个充满秋意的季节,诗人通过对去年的回忆与今年的感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离别的感慨。
这首《清平乐》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离别和孤独的深切感受。开篇的“去年凄绝”便直接引入了主题,展示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奈。伴随着“秋到人离别”,诗人将自然景象与人间情感紧密相连,秋天的萧瑟与离别的愁苦相互交织。
诗中“展尽红笺千万叠”不仅是对过去情感的追忆,也是对当下孤独的对照,红笺代表着曾经的情意,如今却已无存。随着“又近归鸿时节”的提及,诗人希望归来的鸿雁能带来团聚的机会,但又因“梦回仍不分明”而感到无奈。
最后一句“满庭梧月蛩声”以细腻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又美丽的秋夜氛围,虫鸣与月光交相辉映,形成了对过往的无限惆怅与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感慨万千。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透过细腻的情感流露,展示了人间情感的复杂性和对美好往昔的无限怀念。
诗中“去年凄绝”主要表达什么情感?
“归鸿”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银床初换桃笙”主要表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