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0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09:46
清平乐 春夜闻笛
庄盘珠 〔清代〕
溶溶漾漾。一笛清宵响。
灯尽小楼人再上,月在柳梢怊怅。
梁间燕子惊猜。也教伴我悲怀。
不听怎生便睡,听时春恨偏来。
春夜的月光柔和而朦胧,夜里传来一阵清脆的笛声。
小楼里的灯火已然熄灭,楼上又有人缓缓而来,
此时月光洒在柳梢,倍感怅惘。
梁间的燕子惊起,似乎在猜测着什么,
也使得我不禁感到悲伤。
不听笛声怎么能入睡呢?
然而一听,春天的忧愁便涌上心头。
作者介绍:庄盘珠(生卒年不详),清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婉约的风格见长。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春夜,表达了词人对春夜景色的感受及内心的情感波动。清代的社会环境中,诗词常常用以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清平乐 春夜闻笛》是一首充满春夜情调的词作,字里行间流露出词人对春夜的细腻观察与复杂的内心情感。开篇以“溶溶漾漾”的描写引入,给人以温柔而恬静的夜晚意境。笛声响起,犹如夜的低语,唤醒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涛。接下来的描写“灯尽小楼人再上”,则展现了一个孤独的身影在夜深时回到小楼,月光洒在窗外的柳梢,增添了一层愁苦的气氛。
“梁间燕子惊猜”,燕子在夜间的惊动,似乎在附和着词人的情感,与其所感受到的悲伤相呼应。词的结尾,“不听怎生便睡,听时春恨偏来”,则揭示了词人对春天的复杂情感,既渴望宁静又无法摆脱内心的忧伤,表现出一种无奈的矛盾心理。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春夜的美丽与词人内心的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和深刻的意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以春夜为背景,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思念与内心的忧伤,展现了一种既美丽又悲伤的情感状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灯尽小楼人再上”中的“灯尽”意指什么?
A. 灯光明亮
B. 灯光熄灭
C. 人离开
词中“听时春恨偏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兴奋
B. 忧伤
C. 幸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