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重过石城埭

《重过石城埭》

时间: 2025-04-29 17:30:32

诗句

石城二十四花楼,江南置酒飞花愁。

在处胭脂久零落,不知冠盖能风流。

拾翠江边犹记否,含笑含颦送君酒。

满目秋光无尽时,自折莲塘花下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30:32

原文展示:

石城二十四花楼,江南置酒飞花愁。在处胭脂久零落,不知冠盖能风流。拾翠江边犹记否,含笑含颦送君酒。满目秋光无尽时,自折莲塘花下藕。

白话文翻译:

石城有二十四座花楼,江南之地设宴饮酒,花瓣飘落带来忧愁。到处都是凋零的胭脂花,不知那些华丽的衣冠是否还能风流。还记得在江边拾翠的情景吗,含笑含愁地送你饮酒。眼前是无尽的秋光,自己在莲塘花下折藕。

注释:

  • 石城:指南京,古称石头城。
  • 二十四花楼:形容南京城内有许多美丽的楼阁。
  • 江南: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这里指南京一带。
  • 置酒:设宴饮酒。
  • 飞花愁:花瓣飘落,带来忧愁之感。
  • 在处:到处。
  • 胭脂:指红色的花,如牡丹、芍药等。
  • 零落:凋谢,凋零。
  • 冠盖:华丽的衣冠,代指贵族或高官。
  • 风流:这里指风度翩翩,有才华。
  • 拾翠:拾取翠绿色的叶子或花草,这里指在江边游玩。
  • 含笑含颦:含笑中带着忧愁。
  • 秋光:秋天的景色。
  • 莲塘:种植莲花的池塘。
  • 藕:莲花的地下茎,可食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显祖(1550-1616),明代著名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晚号若士,江西临川人。他的代表作有《牡丹亭》等,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的诗文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汤显祖重游南京时所作,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凋零的感慨。南京曾是明朝的都城,但随着明朝政治中心的北移,南京的繁华逐渐衰落,诗人通过这首诗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南京石城花楼的描绘,展现了江南的繁华与凋零。诗中“二十四花楼”和“江南置酒”描绘了往昔的繁华景象,而“胭脂久零落”和“不知冠盖能风流”则表达了现实的凋零和人事的变迁。诗人通过对往昔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深刻感受。诗的最后两句“满目秋光无尽时,自折莲塘花下藕”,以秋光和莲藕为意象,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城二十四花楼:描绘南京城内有许多美丽的楼阁,象征着往昔的繁华。
  2. 江南置酒飞花愁:在江南设宴饮酒,花瓣飘落带来忧愁,暗示了繁华背后的哀愁。
  3. 在处胭脂久零落:到处都是凋零的胭脂花,表达了现实的凋零和衰败。
  4. 不知冠盖能风流:不知那些华丽的衣冠是否还能风流,暗指人事的变迁和世事的无奈。
  5. 拾翠江边犹记否:还记得在江边拾翠的情景吗,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
  6. 含笑含颦送君酒:含笑中带着忧愁地送你饮酒,表达了复杂的情感。
  7. 满目秋光无尽时:眼前是无尽的秋光,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8. 自折莲塘花下藕:自己在莲塘花下折藕,象征着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飞花愁”比喻花瓣飘落带来的忧愁。
  • 拟人:“含笑含颦”赋予情感以人的表情,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石城二十四花楼”与“江南置酒飞花愁”,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南京石城花楼的描绘,抒发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凋零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往昔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深刻感受,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 石城二十四花楼:象征着往昔的繁华和美丽。
  • 江南置酒:象征着欢乐和热闹的场景。
  • 飞花愁:象征着忧愁和哀伤。
  • 胭脂久零落:象征着凋零和衰败。
  • 冠盖能风流:象征着风度和才华。
  • 拾翠江边:象征着美好的回忆。
  • 含笑含颦:象征着复杂的情感。
  • 秋光: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怀念。
  • 莲塘花下藕:象征着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石城”指的是哪个城市? A. 北京 B. 南京 C. 杭州 D. 苏州

  2. “二十四花楼”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凋零和衰败 B. 繁华和美丽 C. 忧愁和哀伤 D. 风度和才华

  3. 诗中的“飞花愁”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4. 诗的最后两句“满目秋光无尽时,自折莲塘花下藕”表达了什么? A. 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B. 对现实的感慨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往昔的回忆

答案:

  1. B. 南京
  2. B. 繁华和美丽
  3. A. 比喻
  4. C. 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牧《江南春》:描绘江南春天的美景,与汤显祖的诗有相似的江南风情。
  •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表达了对金陵(南京)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杜牧《江南春》与汤显祖《重过石城埭》:两者都描绘了江南的美景,但杜牧的诗更多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而汤显祖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汤显祖全集》:收录了汤显祖的全部诗文作品,是研究汤显祖文学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汤显祖的生平和文学成就,有助于深入了解其作品的背景和风格。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襄阳歌 苏武 古风·其五十九 自遣 流夜郎赠辛判官 乌夜啼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观猎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上三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查沙 一刹那间 包含筋的成语 戈字旁的字 青雀门 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粘皮著骨 岁朘月耗 髟字旁的字 霞明 天诱其衷 采字旁的字 磬叔 生拖死拽 桀骜不恭 小字头的字 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