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0:3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0:30:26
罗敷媚 题钝剑听秋图
作者: 傅熊湘 〔清代〕
秋心夜上梧桐月,冷露凄然。
虫语联绵。搁破西窗一枕眠。
词人老去心情懒,孤雁遥天。
落叶哀蝉。一例悲秋只自怜。
在秋夜,心情如同梧桐树下的月光,冷露让人感到凄凉。
虫鸣声声不绝,静静地放下窗边的一枕睡眠。
诗人年纪渐长,心情也变得懒散,孤雁在遥远的天空飞翔。
落叶和哀鸣的蝉声,让我感到一种普遍的悲秋,只有自怜自悲的情绪。
作者介绍:傅熊湘是清代的诗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而又蕴含哲理。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秋天,诗人可能处于一个孤独的环境,思考人生的无常与孤独。秋季常被视为一个感伤的季节,诗人借助秋天的意象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罗敷媚 题钝剑听秋图》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孤寂而又富有哲思的秋夜场景。诗的开头“秋心夜上梧桐月”,将秋天的宁静与幽静的月光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冷露的描写让人感到寒意入骨,进一步加深了整个场景的凄凉感。
“虫语联绵”一句,则通过虫鸣声的持续,传达出一种无尽的孤独感。相较于虫声的喧闹,诗人却选择在这样的夜晚放下疲惫的身心,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自我沉醉。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自我反思的情感愈加明显,“词人老去心情懒”,不仅是对自己年龄的感慨,更是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知。
而“孤雁遥天”则进一步强调了孤独的主题,孤雁的飞翔似乎在象征着诗人对自由和归属的渴望。最后两句中,通过“落叶哀蝉”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秋天的悲悯和对生活的自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闭环,令人深思。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伤,展现了诗人对孤独、岁月流逝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虫语”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热闹
b) 寂静
c) 欢快
“孤雁遥天”中的“孤雁”象征着什么?
a) 幸福
b) 自由与孤独
c) 富贵
诗人感慨“老去心情懒”,这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财富
b) 年龄与时间流逝
c) 爱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罗敷媚 题钝剑听秋图》的全面解析与学习资料,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