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2:47
宛陵寓居上沈大夫二首
满耳歌谣满眼山,宛陵城郭翠微间。
人情已觉春长在,溪户仍将水共闲。
晓色入楼红蔼蔼,夜声寻砌碧潺潺。
幽云高鸟俱无事,晚伴西风醉客还。
溪树参差绿可攀,谢家云水满东山。
能忘天上他年贵,来结林中一日闲。
醉叩玉盘歌袅袅,暖鸣幽涧鸟关关。
觥筹不尽须归去,路在春风缥缈间。
这首诗描绘了宛陵的春天景象。耳边响起的歌谣和满眼的青山交织在一起,宛陵的城池在青翠的山间显得格外美丽。人们的心情已经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而溪边的房屋仍然悠闲地与水相伴。清晨的光线透入楼阁,显得红彤彤的;夜晚的声音在台阶上流淌,宛如清流般悦耳。高空中的白云和飞鸟都没有事可做,傍晚时分西风轻拂,醉酒的客人们也归来了。
溪边的树木参差不齐,绿意盎然,谢家的云水在东山上铺展。能够忘却天上那遥不可及的名利,来这里享受林间的一日悠闲。醉酒轻叩玉盘,歌声袅袅,温暖的鸟鸣在幽静的山涧中回响。酒杯与酒筹都未尽,归去的路在春风中显得缥缈而遥远。
作者介绍:赵嘏(约公元 750-约公元 800),字延之,号文卿,唐代诗人,擅长五言古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情风貌,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赵嘏在宛陵居住期间,借景抒情,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友人的思念,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隐逸生活的趋势。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宛陵的自然美景,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谊的珍视。开篇部分通过“满耳歌谣满眼山”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诗人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心情愉悦。接着,诗人细腻地刻画了清晨的美好与夜晚的宁静,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能忘天上他年贵”的表述,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强调了当下的享受和宁静,从而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真谛。最后,酒宴的描绘与归去的“路在春风缥缈间”相呼应,形成了一种美好的意境,象征着生活的无常和人们对自由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的超脱。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宛陵”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名利的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