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5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53:19
先德谦撝冠昔,
严规节素超今。
奉国忠诚每竭,
承家至孝纯深。
追崇惧乖尊意,
显号恐玷徽音。
既迫王公屡请,
方乃俯遂群心。
有限无由展敬,
奠醑每阙亲斟。
大礼虔申典册,
蘋藻敬荐翘襟。
这首诗表达了对先德的尊敬与缅怀,强调了严谨的礼仪和传统美德的传承。诗人提到自己每次都尽心尽力地为国家奉献忠诚,而对家庭则是恭敬和孝顺。对于追崇先德的内心惧怕和对名声的重视,诗人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敬畏。尽管多次受到王公的请求,诗人还是选择顺应众人的心意。由于条件有限,无法充分展现敬意,每次敬酒时都缺少亲自斟酒的机会。最终,诗人在大礼中虔诚地申报典册,恭敬地献上祭品。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统治期间推行一系列的改革,使国家富强。她不仅是政治家,还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其诗作往往表现出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唐武氏享先庙乐章》是在武则天去世后,为了祭祀她的父母及祖先而作,体现了她对家族的重视和对先德的尊崇。诗中所表达的是对传统美德的坚持以及对家国情怀的深切理解。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严谨的结构,展现出武则天对先德的深切怀念与崇敬。诗中使用了对仗工整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整体来看,诗情凝重而不失庄重,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也反映了对国家与家族的责任感。
诗的开篇便引入了“先德”的概念,这不仅是对先辈的追忆,更是对美德的呼唤。武则天在诗中强调了忠诚与孝道,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重视。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内心的惶恐与对名声的重视逐渐显露,反映了她作为一位女性在历史与权力交织下的复杂心理。
诗的最后两句,写到因无从展现敬意而感到遗憾,表现了武则天对传统礼仪的重视与对先人的敬仰。这种情感不仅是对个人的追思,也是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呼唤。在武则天的诗中,既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又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对先辈的尊重,表现出作者对家国情怀的深切理解。通过对忠诚、孝道的强调,诗人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的“先德”指的是谁?
诗人对国家和家庭的态度是怎样的?
诗中提及的“奠醑”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