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宫词次邵汝学韵八首 其三

《宫词次邵汝学韵八首 其三》

时间: 2025-04-29 17:07:31

诗句

罗幕风惊午梦回,金车何处隐如雷。

起来颠倒衣裳甚,只恐君王更一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07:31

诗词名称: 宫词次邵汝学韵八首 其三

作者: 江源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罗幕风惊午梦回,金车何处隐如雷。
起来颠倒衣裳甚,只恐君王更一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午后微风中惊醒的情景,原本在梦中,梦里可能有着与君王相关的情节。梦醒后,她发现金色的车马声如雷般响起,不知来自何方。她慌忙起身,衣裳也穿得颠倒,只怕君王再次来访。


注释:

  • 罗幕: 指一种轻薄的帷幕,常用来隔离外界的光线和风。
  • : 这里指惊醒。
  • 午梦: 指中午的梦,通常是指白天的睡眠。
  • 金车: 指豪华的车马,象征权贵和君王的到来。
  • 隐如雷: 隐藏着如雷鸣般的响声,形容声音的巨大。
  • 颠倒衣裳: 指衣服穿戴不整,形容慌乱的状态。
  • 君王: 指皇帝或权贵,代表权力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源是明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反映了当时宫廷生活的压抑与复杂的情感。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君王的畏惧与渴望,展现了宫女在权力之下的无奈与困惑。


诗歌鉴赏:

这首诗短小精炼,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意义。诗的开头“罗幕风惊午梦回”,极具画面感,展现了女子在午后轻风中梦醒的情景,给人一种恍惚而又真实的感觉。接着“金车何处隐如雷”,声势浩大的金车隐喻着君王的威严与权力,令人感到压迫与紧张。

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梦中与君王的亲密关系在现实中却变得遥不可及。最后一句“只恐君王更一来”则表露出深深的恐惧与不安,表明了女子对于权力的惧怕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力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宫廷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罗幕风惊午梦回: 描绘了女子在午后轻风中惊醒的情景,暗示她刚刚做了一个梦。
  2. 金车何处隐如雷: 表达了对君王的恐惧,金车的声音如雷鸣般响起,令人心慌。
  3. 起来颠倒衣裳甚: 她慌忙起身,衣服穿得乱七八糟,显示了她的紧张和慌乱。
  4. 只恐君王更一来: 担心君王再来,表达了对权力的恐惧和对命运的无力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金车如雷”将君王的车马声以雷声来比喻,增强了威严感。
  • 对仗: 前两句和后两句对仗工整,形成了一种和谐的音律感。
  • 拟人: “风惊午梦回”中,风被赋予了惊扰梦境的能力,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面上描绘了一个女子的梦醒情景,实则深刻揭示了在权力面前的无奈与恐惧,表达了对权力的不安与对命运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罗幕: 代表梦境与隐私,象征着女子内心的柔弱与脆弱。
  • 金车: 象征权力与地位,体现了君王的威严。
  • 衣裳: 反映了女子的慌乱与不安,暗示着她在权力面前的无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罗幕”指的是什么? A. 帷幕
    B. 帐篷
    C. 门帘
    D. 书卷

  2. “金车何处隐如雷”中金车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力
    C. 爱情
    D. 友谊

  3. 诗中表现的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恐惧
    C. 平静
    D. 惆怅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唐代诗人李白的自由奔放相比,江源的诗歌更显细腻与内敛,表达了对权力的深刻理解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研究》
  • 《江源诗集》
  • 《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吴屯驿晓起 吴沈子山 吴沈子山 温成皇后挽词二首 望春词 晚上碧峰亭 晚色 庭松安静堂 题渔溪驿 题严先生祠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鱼生 乱机 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虎视耽耽 业字旁的字 付邮 腰缠万贯 包含符的成语 梅叶 方字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歺字旁的字 肝胆照人 瓦字旁的字 水清石见 磨旗 迁善远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