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8: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8:32
会稽碛畔亦疆场,
迥出平田筑寿昌。
沙幕雾深鸣雁,
草枯犹未及重阳。
狐裘尚冷搜红髓,
絺葛那堪卧霜。
邹曾不行文墨少,
移枫徒哭说西王。
在会稽的沙碛旁边,同样是战场;
在平坦的田野上,筑起了寿昌。
沙雾弥漫,雁声低鸣;
草木枯萎,尚未到重阳。
狐皮衣服依然寒冷,寻找着红色的美酒;
绢麻衣服怎能忍受霜寒?
邹曾不再写作,文墨也少了;
移枫树下,徒然哭诉西王的悲哀。
作者介绍:敦煌人,生活在唐代,作为一位地方诗人,其作品常常反映出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历史背景。他的诗风质朴而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唐代盛世,社会安定,文化昌盛,诗人通过描写地方风土人情,表达对故土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敦煌三首 寿昌》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交织。首联以“会稽碛畔”引入,展现了地理背景的苍凉和战场的历史沉淀,紧接着通过“迥出平田筑寿昌”表达出人在平田中筑起的梦想与希望,暗示出一种人对自然的征服和人文的建设。
接下来的“沙幕雾深鸣雁”则通过声音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游子的思乡情。诗中提到的“草枯犹未及重阳”,更是通过时节的推移,突显了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无情。
最后几句,诗人通过“狐裘尚冷”和“絺葛那堪卧霜”,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温暖的渴求,揭示出人内心的孤独与脆弱。而“邹曾不行文墨少”则让人感受到文化的衰落,随之而来的“移枫徒哭说西王”则是对失落的哀伤和对历史的追思。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生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该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文背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以及对文化衰退的哀叹,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会稽碛畔”中的“碛”指的是?
a) 山脉
b) 沙漠
c) 平原
诗中提到的“重阳”指的是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重阳节
“移枫徒哭说西王”中的“西王”象征什么?
a) 失去的爱情
b) 失落的文化和历史
c) 自然的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