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7:23
雪中会饮李倅钧东轩三绝
苏辙 〔宋代〕
竹里茅庵雪覆檐,
炉香蔼蔼著蒲帘。
欲求初祖安心法,
笑我醺然已半酣。
在竹林中的茅草庵里,屋檐上覆盖着厚厚的雪,
炉子上袅袅的香气缭绕着蒲帘。
我想寻求初祖的安心法,
却不禁笑自己已经醉得半酣。
“初祖安心法”可能指的是禅宗的创始人达摩所传授的禅理,强调内心的安宁与平静。苏辙在此提到这一典故,表明他对修身养性的追求。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晚号澹庵,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苏轼之弟,与兄共同被称为“苏门弟子”。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带有哲理性。
此诗写于寒冬时节,诗人和友人李倅在东轩相聚,饮酒作乐,尽情享受冬日的宁静与美好。诗中表露出对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修行的思考。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冬日场景,诗人以“竹里茅庵”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初句的“雪覆檐”不仅传达出寒冷的冬季景象,也隐喻了内心的静谧。接着,诗人通过“炉香蔼蔼”描绘出温暖的室内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内外的和谐美。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自谦地提到自己寻求“初祖安心法”的愿望,然而却因微醺而感到无奈,表现出一种轻松幽默的态度。这种反差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精神境界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不失对现状的自嘲,显示出诗人洒脱的个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生动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自然、友谊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其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体现了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在追寻内心平静与享受人生乐趣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自我状态的反思,体现了道家与禅宗的哲学思想。
诗中提到的“初祖”通常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竹里茅庵雪覆檐”中的“覆”是什么意思?
此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苏辙的此诗更注重环境描写与内心的平和。李白的诗侧重于抒发对家乡的思念,而苏辙则在享受自然的同时,反思自身的追求。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雪中会饮李倅钧东轩三绝》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