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4:01
鹿眠芳草印春庭,月挂萝窗晓半扃。白发老僧偏爱客,忍寒同看换鹅经。
在春天的庭院里,鹿儿安静地卧在芳草上,月光洒在窗前,清晨时分半扇窗户紧闭。白发的老僧特别喜欢客人,忍受寒冷一起观看换鹅的经文。
作者介绍:
释绍昙,宋代著名僧人,生平致力于佛教的传播与研究,作品多以佛理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季,可能是在一处寺庙中,老僧与客人共同欣赏春天的美景,表现出对友人的热情与对自然的赞美。
这首诗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通过描绘鹿在芳草上的悠然自得,展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诗人用“月挂萝窗”的意象,营造出清晨的宁静与幽雅,月光透过窗户洒落,给庭院增添了几分诗意。白发老僧的形象则是对人生智慧的象征,他对客人的热情好客,表现出一种难得的温暖与真诚。老僧“忍寒”的精神,传达了对友人情谊的重视,以及对修行的坚韧态度。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哲理,既有自然的美,又有心灵的寄托,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象和老僧的热情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友情的珍贵,以及在生活中的宁静与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鹿眠芳草”意在表达什么?
A. 自然的宁静
B. 人的烦恼
C. 战争的残酷
D. 生活的无聊
“白发老僧偏爱客”中,老僧的形象象征着什么?
A. 年老体衰
B. 热情好客
C. 贪婪无度
D. 孤独寂寞
“忍寒同看换鹅经”表现了老僧对客人的什么态度?
A. 漠不关心
B. 热情好客
C. 冷淡无情
D. 讥讽奚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象,通过对鹿的描写展现静谧的山林生活,与释绍昙的作品有相似的主题,均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孟浩然的《春晓》则通过对晨景的描写,呈现了春天的生机,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