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5:46
床头一个闷壶卢,
薄相频年尚未枯。
齿冷栖皇甘久系,
情知濩落幸同符。
循名责实道可道,
藏器逢时觚不觚。
为圃怜君身老矣,
坚瓠一集续成无?
床头放着一个闷壶(葫芦),
经年使用却仍未干枯。
口齿冷落的我久居此地,
知道自己衰落但仍有同伴。
循着名义来责问事情的真相,
藏器待时却不知何时能显露。
为这小园子怜你年华已老,
坚固的瓠子依旧能否再聚一成?
“藏器逢时”出自《论语》,意思是有才能的人需要在适合的时机出现。诗中通过这一典故,表达了对时机和才能的思考。
王彦行,近代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时期。他的诗风多样,既有传统的古典气息,也融入了现代的思想。
这首诗是在与友人相赠的小葫芦的过程中写成,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及友谊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对衰老的哲思。
这首诗以“一个闷壶卢”开篇,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幽闭与孤独。接着,诗人通过“薄相频年尚未枯”的描绘,表现出自己虽有衰老之感,但内心的情感和友谊依旧存在。诗中“齿冷”与“濩落”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无奈,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
“循名责实”的句子,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哲学的探讨,强调了事物表象与真实之间的关系。全诗在最后两句中,诗人对于老友的关怀,既是对友谊的珍视,也是对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透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友谊、时间和衰老的思考,展现了人对生命意义的探求,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和珍视。
诗中通过对葫芦的描绘,折射出中华文化中对自然与生命的哲学思考。
诗中“闷壶卢”象征什么?
A. 友谊
B. 内心的孤独
C. 时间的流逝
“循名责实”强调了什么?
A. 表象与真实的关系
B. 友谊的重要性
C. 时间的无情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生命的怀疑
C. 对友人的关怀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王彦行的诗更为内敛,强调个人情感和思考,而白居易则更注重社会与自然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