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2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21:19
《阻风固城湖》
李曾伯 〔宋代〕
历峡浮江万里归,一湖乃尔尼留之。
由吾天籁偶相值,岂汝川灵敢肆欺。
上水虽饶趋下例,北风会有转南时。
浮生只作无心看,何用咨咨咄咄为。
全诗翻译:
在峡谷中行舟,江水万里奔流而归,唯有这一湖水让你停留。
因为我偶然遇见了这天籁的声音,怎能容你这川中的精灵肆意妄为。
上游的水虽然丰盈,却也是向下流去的,北风偶尔也会转向南方。
浮生只需无心观看,何必喋喋不休地争论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无特别显著的典故,更多是表达作者对自然的感悟与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君实,号澹庵,宋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作品多为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游览固城湖时,诗人感受到自然景色的美丽与人生的短暂,因此写下这首诗,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开篇以“历峡浮江万里归”引入,展现出江水的壮阔与流动,诗人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在“由吾天籁偶相值”中,诗人与自然的声音产生了共鸣,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岂汝川灵敢肆欺”则通过对川灵的质问,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秩序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
接下来的“上水虽饶趋下例,北风会有转南时”则展现了时间与生命的流逝,虽然上游的水流丰富,但最终也都会流向下游,象征着人生的无常。而最后一句“浮生只作无心看,何用咨咨咄咄为”则是对争论和烦恼的反思,呼唤人们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这一结尾不仅展现了李曾伯的哲学思考,也让整首诗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倡导一种无为而治的生活态度,强调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宁静的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天籁”指的是什么?
A. 人类的音乐
B. 自然的声音
C. 动物的歌唱
D. 风的呼啸
“上水虽饶趋下例”中“趋下”的含义是?
A. 向上流去
B. 向下流去
C. 停止不动
D. 徘徊不前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对自然的敬畏?
A. 直接叙述
B. 拟人化的手法
C. 使用比喻
D. 细致描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