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4:1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4:14:12
才见春从沙际归,堂堂背我迅於飞。
病余窥圃心成怯,老去登楼力苦微。
岸柳含烟犹绿瘦,海棠裛雨正红肥。
山川信美非吾土,强作清吟祗遂非。
春天刚刚从沙滩边归来,树木在风中直立,似乎比我还要快速。
我因身体虚弱而偷偷窥视花园,心里感到怯懦;老了,登上楼去的力气也微薄。
岸边的柳树含着烟雾,依旧显得瘦弱,海棠树上沾着雨滴,正是丰盈的红色。
这山川确实美丽,但并不是我的故乡,我强作清吟,实在是徒劳无功。
李曾伯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感悟。这首诗中提到的“春”、“柳”、“海棠”等意象,均是传统中国诗歌中常见的自然元素,象征着生命、希望与美好。而“山川信美非吾土”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与对外地美景的淡淡惆怅。
李曾伯,字子华,号梦得,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尤其擅长描绘景物与抒发个人情感。
这首诗作于庚戌年,诗人处于老年,身体日渐虚弱,正值春天,他在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时,内心却充满了对自己年迈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描绘了春天归来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但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的身体状况与心理状态逐渐显露出脆弱与无奈。他以“病余窥圃心成怯”来表达自己因身体的羸弱而感到的无力与怯懦,老去的感觉让他在面对美丽的自然时感到无能为力。
诗中提到的“岸柳含烟犹绿瘦,海棠裛雨正红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岸边的柳树依旧青翠,却因春寒而显得弱小;而海棠花则因雨水的滋润而显得更加鲜艳丰盈。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衰老和内心的孤独。
最后两句“山川信美非吾土,强作清吟祗遂非”,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美景的感慨,虽然外地的山川美丽,但始终不是他的故乡,强作吟唱也只是徒劳而已。这种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带着淡淡的惆怅,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厚。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欣赏,但又因身体的虚弱与对故乡的思念,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无奈。这种对比使得情感更加丰富,体现出老年人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深刻反思。
此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春从沙际归”指的是?
“病余窥圃心成怯”中的“怯”意指?
比较李曾伯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