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2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20:16
秋幕中夜独坐迟明因陪…谒上公因书即事兼呈同院诸公
作者:卢纶 〔唐代〕
风凄露泫然,明月在山巅。
独倚古庭树,仰看深夜天。
叶翻萤不定,虫思草无边。
南舍机杼发,东方云景鲜。
簪裘肃已整,车骑俨将前。
百雉拱双戟,万夫尊一贤。
琳琅多谋蕴,律吕更相宣。
晓桂香浥露,新鸿晴满川。
熙熙造化功,穆穆唐尧年。
顾己草同贱,誓心金匪坚。
蹇辞惭自寡,渴病老难痊。
书此更何问,边韶唯昼眠。
夜风凄凉,露水轻轻滴落,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山顶。
我独自倚靠在古老的庭院树下,仰望那深邃的夜空。
树叶翻飞,萤火虫在空中闪烁不定,虫鸣在无边的草野中回荡。
南边的房舍中,机杼声响,东方的云彩色彩鲜艳。
我已整好簪裘,车骑也将出发。
百只雉鸟围绕着双戟,万众都尊崇这位贤者。
琳琅满目的谋略蕴含其中,律吕之声更是相互宣扬。
晨露浸润着桂花的香气,新鸿雁在晴空中飞过,满川的景色无比美丽。
造化的功劳如此熙熙攘攘,仿佛回到了唐尧的年间。
自顾自的草木同样卑微,但我誓言心志如金般坚定。
我羞于辞令,感到孤独,渴望消除病痛却已然艰难。
写下这些,还能问什么呢?只希望在白天能安然入睡。
卢纶,唐代诗人,字子元,号弈舟,晚号浑源。出身于士族家庭,曾任职于地方官,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这首诗作于诗人秋夜独坐之时,抒发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对自然的欣赏以及对社会的思考。诗中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观察,反映了唐代士人的情怀与理想。
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写,表现了孤独而又清晰的自我意识。诗人在晚间独坐,感受到风的凄凉与露水的滴落,借助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内心的感伤与思考。古庭树的倚靠,象征着对过去的眷恋与对人生的沉思。
诗中借助明月、萤火虫、虫鸣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夜景,给人以无限遐想。同时,诗人在描写自然美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人世间的思考,如“百雉拱双戟,万夫尊一贤”展现了对贤者的尊崇和对社会现状的关注。这样的对比,突显了作者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整首诗构思巧妙,意象丰富,情感深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折射出唐代士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风凄露泫然,明月在山巅。
独倚古庭树,仰看深夜天。
叶翻萤不定,虫思草无边。
南舍机杼发,东方云景鲜。
簪裘肃已整,车骑俨将前。
百雉拱双戟,万夫尊一贤。
琳琅多谋蕴,律吕更相宣。
晓桂香浥露,新鸿晴满川。
熙熙造化功,穆穆唐尧年。
顾己草同贱,誓心金匪坚。
蹇辞惭自寡,渴病老难痊。
书此更何问,边韶唯昼眠。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孤独的内心世界,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出唐代士人的情怀与理想。
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唐代文人的情怀和追求。
诗中的“明月”象征什么?
诗人在夜晚独坐的心情是:
“百雉拱双戟,万夫尊一贤”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