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4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46:57
于嗟古之道邈即远兮,日陵夷而就衰。
群儒角逐异端竞进兮,圣涂榛枳幽昧而难知。
君独耻从众人之后兮,轩然高举远取而穷追。
拨去虹蜺汛扫氛浊兮,廓然乃得睹夫朝曦。
授邑於雒之南兮,始即学今得而施。
归风俗於醇厚兮,又何西门卓鲁之足为。
消奸化桀折牙杜蘖兮,寂不知其所之。
何者为令这德兮,黄童皓首接手而游嬉。
菽粟露积牛羊被野兮,百里独比於太古之时。
予愿解冠弃佩兮,受一廛於伊之野。
蓑身笠首兮,同邑民以熙熙。
唉,古代的道理遥远而深奥,阳光西斜,万物渐衰。
众多儒生争相追逐异端,圣贤之道却隐秘而难以领悟。
你却不屑于跟随众人的后头,昂然高举,追求更远的理想。
拨去云雾,扫除污浊,才得以看到晨曦的光辉。
在洛水之南授予邑地,开始学习并加以应用。
归于淳厚的风俗,何必在乎西门氏和卓鲁的名声呢?
消除奸邪,化解桀纣的恶行,却无奈不知所措。
何者能令这美德流传?黄童白头相携嬉戏。
田间的谷物丰盈,牛羊自由地在野外徘徊,
百里之地独自可以与太古时代相比。
我愿解下头冠,弃去装饰,愿在伊阙的田野中安居。
披蓑戴笠,与乡民们一起过着安宁的生活。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崇尚儒家思想,提倡忠诚与正直。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儒家学说的追求与思考。诗中流露出对古代理想的向往与对当下社会风气的反思。
《送伊阙王大夫歌》是司马光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全诗以古道与当世为背景,展现出诗人对传统道德的追求与对世俗纷争的厌倦。首句即点出古道的遥远与难以达到,随后通过对比,描绘出群儒的争逐与圣贤之道的难得,展现出当时学术的混乱与迷失。
诗中提到的“拨去虹蜺”,象征着对社会污浊的清理,诗人期望通过努力去接触更高的理想。后面部分则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流畅,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理想生活的怀念,反映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古代道德的追求与对现实社会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纷扰世俗的批判。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黄童皓首”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司马光的《送伊阙王大夫歌》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均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司马光更关注社会风俗的批判,而陶渊明则更强调个人的内心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