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7:48
黄菊本天物,先随元化生。
酒醴乃人功,后因仪狄成。
酒客强亲菊,菊酒初无情。
种之荒阶侧,何尝妨独醒。
脩竹气萧洒,自合生君庭。
黄菊是自然的产物,最初随着天地的变化而生长。
而酒和醴则是人类的创造,后来因仪狄而成。
酒客强行把菊花与酒联系在一起,菊花本身并没有这种情感。
我把菊花种在荒凉的台阶旁,难道这妨碍我独自清醒吗?
修竹的气息清幽洒脱,自然适合生长在君子的庭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融甫,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他以编撰《资治通鉴》而闻名,主张实事求是,反对奢侈与浮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司马光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和人事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清醒的追求。诗中表达了他对饮酒和菊花的独特看法,展示了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酬邻几问不饮栽菊》这首诗通过对黄菊与酒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造事物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强调了黄菊的自然属性,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尊重与热爱,而后提到的酒则是人类的产物,暗示了人类创造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诗人并不因为饮酒而放弃清醒,反而在荒阶旁种菊,以此表明自己对于独立思考的坚持。
诗中提到的“修竹气萧洒”,描绘了一个清新、高雅的环境,暗示了诗人精神上的追求与理想。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化修养,更在细腻的意象中流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情感,反映了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司马光对自然的尊重,对人造事物的反思,以及对独立精神的追求。诗人通过对黄菊和酒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和对清醒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黄菊的本性是什么?
A. 人造的
B. 自然的
C. 不确定
诗中提到的“仪狄”是谁?
A. 一位诗人
B. 酒的发明者
C. 一位皇帝
诗人对饮酒的态度是?
A. 热爱
B. 反感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强调酒的豪放与热情,而司马光的《酬邻几问不饮栽菊》则更倾向于对自然与清醒的追求。两者在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
推荐书目: